稀土其实是当前谈判桌上最敏感的一张牌。自4月初中方开始限制中重稀土出口,美国不少企业因此压力陡增,包括特斯拉都受到了直接影响。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稀土在全球供应里占了绝对主导地位,对于美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领域来说,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特朗普政府会后也曾试探提议换取稀土解禁,但是中方没有松口。这种"只谈该谈的,牌留到最后"的操作,很有分寸。
中国手里不止一枚"王炸"。除了稀土牌外,还包括了对美多家企业的出口资格、资质限制措施等。美方如果想让中国顺利解禁这些反制措施,势必要在接下来的几轮谈判中拿出更多诚意。目前双方真正要下功夫的是怎么解决剩余的高敏感议题,比如针对芬太尼制品的关税和全球性10%的基准税率,这些都是难啃的骨头。
这场关税拉锯,不光是数额的讨价还价,更牵扯两国制造业、技术供应链和政治信用。美方的让步某种程度上是全球通胀和产业承压的现实选择;而中国则是以自身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球供应链话语权为后盾,稳扎稳打、不急于出最后的牌。
整体来看,这次日内瓦谈判的进展的确让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松了一口气。可以说,目前中国既有实力,也有布局,完全能在复杂局势中从容应对。未来双方还会有持续博弈,但主动权已悄悄发生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