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一天,香港大公报再次发声,就李嘉诚旗下公司意欲以拆分业务形式继续推进港口交易喊话李嘉诚,警告若其坚持一条路走到黑,在必要时可动用国安法律。
大公报文章指出,中国外交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就长和出售港口事件发声,表达中央的强烈关切和严正警示,但长和却对此充耳不闻,执迷不悟,如果决意一条路走到黑,最终结果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
近日传出,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公司为了转移关注、混淆视听,有意把转售港口业务一分为二,分售给美国与意大利两国公司,而事关核心业务的巴拿马运河港口,还是归入美国囊中。
拆分方案存在明显漏洞,长和将43个港口分成两部分:巴拿马核心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实际控股51%),其余卖给意大利公司。
但意大利公司的母公司地中海航运(MSC)与美国深度绑定,不仅帮美军运输过军事装备,贝莱德还通过多层股权间接控制12%股份。
这种"美资穿马甲"的操作,相当于把港口实际控制权转交美国,还让交易表面上看起来"去美国化" ,就像把同一块蛋糕切成两半,最后都放进同一个盘子里,不过是自欺欺人。
2015年中资企业曾开价1500亿港元收购长和港口40%股权被拒,而这次卖给美国的价格相当于单价折价50%,且转让80%权益 。
这种"亏本也要卖给美国"的选择性定价,已经不是单纯商业行为,更像是配合美国战略布局的利益输出。
普通人做生意都知道"货比三家",但李嘉诚宁可贱卖给美国也不考虑中资,显然另有隐情。
再看地缘政治影响,巴拿马运河对中国至关重要,全球6%海运贸易依赖这条航道,中国对拉美60%的货物运输都要经过这里。
如果美国控制运河两端港口,相当于在中国海上生命线装了"遥控开关",随时可能加收过路费或切断航线 ,就像自家门口的公路被外人设卡收费,这种威胁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更危险的是,美国已在加勒比海部署军事基地,若与港口控制权结合,能形成"商业+军事"双重封锁链 。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监管部门反应迅速且精准。市场监管总局不仅援引《反垄断法 》堵住"代持规避"漏洞,还首次将"港口数据主权""供应链安全"纳入审查标准,要求交易方提交最终受益人穿透报告 。
这相当于给资本运作戴上了"透视镜",任何股权迷宫都无所遁形。同时,中资企业已启动替代方案:秘鲁钱凯港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扩建,能替代巴拿马运河25%运力,相当于提前筑起"防波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