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退出金砖,要么接受制裁,美方刚下通牒,莫迪就叫停一件事

2025-09-09 09:39  头条

当地时间 9 月 5 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一番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印关系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也让全世界将目光聚焦于这两个大国之间愈发紧张的关系。卢特尼克直言,印度当下既不愿开放市场,又不停购俄油,还执意留在 "金砖" 与中俄站在一起,这样的印度已无留恋价值。美国给印度指明的道路只有一条:要么全力支持美元、支持美国及其消费者,要么就等着接受制裁。他甚至断言,最多一两个月内,莫迪就会重返谈判桌,向特朗普道歉并寻求达成贸易协议 。

卢特尼克作为美国贸易谈判的核心人物,其言论绝非个人观点的随意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强硬态度。一直以来,美国企图将印度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在经济上,希望印度开放市场,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从而扭转美印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局面;在能源政策上,美国为了制裁俄罗斯,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试图切断俄罗斯的重要经济来源;在国际组织与地缘政治方面,美国将 "金砖国家" 视为对其全球霸权的挑战,不希望印度在其中发挥作用,企图削弱金砖机制对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影响力,进而巩固自身的主导地位 。

然而,印度并非毫无主见的附庸。近年来,印度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寻求外交政策的自主性,试图在大国之间维持平衡,以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在能源领域,印度作为一个能源需求大国,俄罗斯石油以其价格优势和稳定的供应,成为印度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印度难以轻易放弃从俄罗斯的石油采购。在贸易市场方面,印度有着自身的产业保护需求,其国内的农业、制造业等产业尚未完全成熟,贸然开放市场可能会对本国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危及国内就业与经济稳定 。此外,印度加入 "金砖国家" 组织,不仅能够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获得更多话语权,还有利于拓展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为印度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这对于印度提升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卢特尼克 "印度 2 个月内必滑跪" 的言论,严重伤害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在印度网民中引发公愤。印度一直以大国自居,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认为在国际事务中拥有重要地位,绝非可以被美国随意拿捏的对象。从历史经验来看,印度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虽偶有妥协,但也不乏坚持立场的时候。比如在采购俄罗斯 S-400 防空导弹系统时,尽管美国多次以制裁相威胁,印度最终仍选择无视,坚定地与俄罗斯签署了采购协议。当时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就明确表示,美国的制裁法案是其国内法,并非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联合国法律,印度有权自主决定自身的国防采购 。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军事强国,其制裁手段确实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美国过往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的案例中,许多国家的经济都遭受重创。若美国对印度实施全面制裁,印度的对外贸易、金融体系以及能源进口等方面都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制裁将导致大量印度软件外包企业订单流失,众多从业人员面临失业风险;在能源方面,如果制裁切断印度从其他国家间接获取俄罗斯石油的渠道,印度国内能源供应将陷入紧张,进而影响工业生产与民众生活 。

美国如今对印度的强硬态度,也反映出其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困境。如美国专家所言,美国就像一头虚弱的掠食者,在无法捕杀大型猎物时,便试图吞噬自己的 "族群"。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其传统盟友对美国的离心力也在增强。美国企图通过对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打压,来维持自身的经济与政治优势,这种做法无疑是短视的,不仅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还可能促使更多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美国的霸权行径 。

未来一两个月内,美印关系将走向何方充满不确定性。如果印度坚守立场,不向美国屈服,那么美印之间的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双方都将承受巨大的经济代价;若印度最终迫于压力向美国妥协,这将对印度的外交自主性以及在新兴国家中的形象造成损害。但无论印度作何选择,这场美印之间的博弈,都将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走向,也为其他国家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