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蚩尤死化为枫木、夸父死化为邓林,到底是谁杀死了他们?(2)

2025-11-03 16:16  搜狐

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中也提到,夸父之山有一个名字叫秦山,它与太华山相连,位于今天的河南灵宝县东南。不过,如果按这种说法,灵宝县位于黄河和渭水之南,而夸父是在喝完渭水后,北上途中渴死的。那么,为什么夸父的尸体和手杖却出现在渭水之南呢?这可能是后人对这一事件的附会,把秦山和夸父尸体的化身联系了起来,把桃林与夸父的手杖化为邓林相结合了。 现在我们把蚩尤和夸父放在一起分析。

在《山海经》中,他们两人都被提到过两次: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曰凶犁土丘。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通过这两段记载,我们得知,蚩尤和夸父都死于应龙之手,而应龙是黄帝的部下。这意味着蚩尤和夸父可能属于同一阵营。

而且,夸父身上佩带的两条黄蛇,和蚩尤与蛇的关系,也暗示着两者可能属于同盟。 那么,蚩尤和夸父为何会联合在一起呢?或许这与史无前例的旱灾有关。 战争通常是为了争夺资源。而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涿鹿和阪泉两个地方的名字偏旁都带水,这并非巧合。原来,这两个地方大部分都是淡水湖,叫做涿鹿古湖,后来水位逐渐下降,才有人开始居住。 炎帝最初和黄帝发生争斗,很可能是为了争夺这块重要的水源地。

之后,蚩尤和夸父的部族也注意到了这个宝贵的资源,想要分一杯羹。但很显然,水源并不足够,导致资源争夺的结果是炎帝的部族被黄帝吸纳,而蚩尤和夸父的部族则被镇压。更讽刺的是,出手的竟然是象征着雨水的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