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蚩尤死化为枫木、夸父死化为邓林,到底是谁杀死了他们?
关于蚩尤和夸父,阳Sir发现了他们之间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诸神之战中,他们应该属于同一阵营,而且都是由同一个人所杀。此外,他们的死法也颇为特殊且相似,一个变成了枫木,另一个则变成了邓林。那么,《山海经》中的这些描述究竟有何深意呢? 首先来看蚩尤的情况,这段记载来自《山海经·大荒南经》:

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但《山海经》中的这段记载并不清楚,蚩尤究竟是被谁所束缚,也没有明确交代;至于蚩尤弃其桎梏的原因,是逃脱了,还是被杀了,书中也没有说明。幸运的是,在《尔雅·翼》里有更详细的描述: 旧说云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上,掷其械于大荒之中,朱山之上,化为枫木之林,此貌夸父之杖化为邓林也。 这里补充了更多信息,原来是黄帝在黎山击杀了蚩尤,并将他的武器扔到大荒之中。结果在朱山上,这些武器化作了一片枫木林。
作者还认为,这种说法和夸父的弃其杖,化为邓林很有相似之处。 实际上,蚩尤的桎梏能够化作枫木,可能和蚩尤族信奉枫木神灵有关。枫木并非普通的树木,它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能招魂。《屈原·招魂》中提到: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衰江南。 此外,西南苗族的传说《枫木歌》里讲述了人类母亲妹榜留妹(苗语中意为蝴蝶母亲)从枫木树心生出的故事。
因此,苗族将枫树视为祖神,而苗族普遍信奉蚩尤,称他为家公。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蚩尤和枫树的关系非常紧密,枫树也许就代表着蚩尤不灭的灵魂。 接下来,来看夸父。关于夸父死后,手杖化为邓林的记载,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追逐太阳,最终进入太阳之中;途中口渴,他想在河流中饮水,但渭河的水不够,于是继续北上,打算喝大泽的水。没能到达,他因渴而死。死后,他把手杖丢弃,变成了邓林。
在阳Sir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探讨过夸父手杖变为桃邓林的原因,认为这与夸父测定日影的行为有关。邓林可能是由两棵树组成,而附近的寻木也是三棵树,这三棵树可能是古人用来在冬至或夏至时测量日影和确定方向的标杆。 大多数注释认为,邓林就是桃林,并且夸父所在的山的地理位置与邓林也有很大关系。《山海经》记载: 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广员三百里,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入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