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手机哄5岁孙子,致1000度近视

2025-09-30 09:00  头条

在河南的一个普通家庭,5 岁的小男孩原本应在阳光下尽情奔跑嬉戏,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个家庭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孩子的父母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儿子,看电视时非要站到屏幕跟前,平时看东西也总爱眯着眼睛。起初,他们以为孩子只是偶尔的小习惯,并未太过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异常行为愈发频繁,这让父母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于是,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眼科医院。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结果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全家人的心上 -- 孩子的眼睛近视度数竟然接近 1000 度 !如此惊人的数字,让父母难以接受,更让他们懊悔不已。

原来,孩子的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每当孩子哭闹时,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尽快安静下来,便习惯性地将手机递到孩子手中。久而久之,手机成了孩子形影不离的 "玩伴",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在刷手机,连吃饭时也不肯放下。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手机里五彩斑斓的画面、有趣的游戏和动画片,远比现实世界更具吸引力。

正是这样看似平常的 "哄娃" 方式,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如今,这个 5 岁的孩子不得不戴上厚厚的眼镜,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的童年也从此与这沉重的负担相伴。

在这个案例中,手机无疑充当了一个 "电子保姆" 的角色,看似方便快捷地解决了孩子的哭闹问题,却给孩子的视力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长期使用手机哄孩子,究竟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哪些危害呢?

眼科专家指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是视力的一大杀手。蓝光具有极高的能量,能够穿透眼睛的晶状体,直达视网膜 ,对视网膜上的细胞造成损伤,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尤其是对于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眼睛来说,这种伤害更为严重。孩子的眼睛比成年人更加脆弱,晶状体更清澈,无法有效过滤蓝光,因此更容易受到蓝光的侵害。长期暴露在蓝光下,孩子的眼睛会出现疲劳、干涩、刺痛等不适症状,视力也会逐渐下降。

长时间近距离盯着手机屏幕,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的手臂较短,在看手机时,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往往不足 20 厘米 ,远远超过了书本阅读时 30 厘米的安全距离。在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眼睛需要不断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以聚焦屏幕上的图像,这会使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调节痉挛,进而引发近视。而且,孩子在看手机时,往往会沉浸在精彩的内容中,忘记了时间,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和距离,进一步加重了眼睛的负担。

长时间注视手机屏幕,还会导致孩子眨眼次数减少。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会无意识地眨眼 15 - 25 次 ,而当孩子盯着手机屏幕时,眨眼频率会大幅下降,甚至每分钟不足 10 次。眨眼是眼睛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保持眼睛的湿润。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也会相应减少,这就会导致眼内润滑剂和泪液不足,眼睛变得干涩,容易引发视疲劳。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还可能会引发干眼症等眼部疾病,进一步损害视力。

据研究表明,每天玩手机超过 2 小时的孩子,近视风险会激增 50% 。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危害程度。在现实生活中,像河南这名 5 岁男童因长期玩手机导致高度近视的案例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过早、过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视力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