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在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例子从来都不少见,尤其是在美国霸权主义横行的当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国防军事力量支撑,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结局。
从拜登时代到特朗普时代,美国完成了换届选举,虽然说特朗普2.0时代美国的一系列对外政策都发生了变化,但美国敌视和打压中国的政策路线从未改变,岁末年初,美国不仅加码对华贸易战,美军航母更是再次闯入南海。面对公然亮出獠牙的美国,中方也是寸步不让。近期,央视就罕见曝光了我国绝密的"地下核长城"。这个庞大的地下核设施展示了中国在战略防御领域的深厚实力,也向外界亮出了底牌:在核威慑和反击能力方面,中国有着坚不可摧的底气。
据央视报道,这个神秘的地下核基地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该工程被命名为"长城工程",覆盖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及西南等多个方向,整个地下洞库体系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这个"地下核长城"在防御和打击方面都有很多亮点。一方面,相关洞库深入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具备极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核打击、电磁脉冲攻击等极端情况,即便是大当量的核弹头也难以穿透。
因此,即便是遭遇核打击,"地下核长城"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生存。而从战略层面来看,其设计和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国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视。因为在地下设施中,火箭军部署了大批战略导弹和发射车辆,这些车辆能够隐蔽机动,通过复杂的隧道系统迅速到达多个不同的发射口,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战略导弹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反击速度,而且还让敌方防不胜防。
"核战争"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将会产生可怕的连锁反应。对于有核国家来说,必然会第一时间打击和摧毁敌方的核设施,而拥有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更能有效震慑潜在对手。此次中方的罕见亮剑,就是用实际行动对美国在内的不友好国家展现了中国"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的战略定力。尤其是美国,此前就与菲律宾狼狈为奸,公然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导系统,对我国亮出了核威胁。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如今中方主动公开"地下核长城",就是表明中国随时有能力将核威慑转化为实体威慑,告诫美方不要一意孤行,引发误判。
一直以来,中国的核武器数量一直是一个谜。从核武库建设来看,美国和俄罗斯底子雄厚,中方在核武器数量方面和美俄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而根据俄罗斯公布的《中国-2049:未来分析》预测,中国核弹头数量在未来十年内将增长至1500枚,与美俄现有的核力量水平相当。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新兴大国,正在迅速发展其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一直以来,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核大国仅有美俄两国,而中国近年来正持续填补空白。目前,中国的陆基核力量由东风-5B和东风-41洲际导弹等组成,其射程足以覆盖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这也是中国核力量最强大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的海基核打击体系由巨浪-3系列构成,经过不断地升级优化,中国核潜艇的隐蔽性和打击能力已经大幅提升,与美俄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此外,中国目前正在积极研发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一旦投入使用,将极大增强中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真正和美俄一同跻身核打击头部行列。
早在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增强了国家安全,也为我国争取到了国际政治中的发言权。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投入核武库建设的资源力度也不断加大。过去的2024年,我国的国防预算已达到16000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这意味着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持核力量的持续发展。再加上中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这让我们在稳步推进核武库建设计划的进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从根本来说,我国的核武库绝不是为了侵略和霸权服务,中国核力量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未来,中国也将继续保持核力量的适度发展,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