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是“害人油”?不仅有毒还会致癌?酱油还能吃吗?告诉你真相

2024-12-29 14:15  搜狐

在今年酱油这种调味品可以说是特别热闹的,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更是一度登上了好几次热搜,并且让大家都有了警惕之心。

更是有一些人认为酱油是"害人油",平时不能再吃了,长期吃不仅有毒,还会容易致癌。

作为常见的调味品酱油,可是功不可没,不仅可以很好的调理菜品的味道,还能够提香增味,是这么常见的一种调味品,真的会给身体健康带来麻烦吗?酱油到底还能不能吃了呢?

01

酱油吃多了,会让人变黑?

酱油这种调味品一般是有小麦、大豆等谷物发酵而成的,在这些原材料发酵的过程当中,会容易产生一种物质--类黑素。

类黑素其实就是使酱油呈现黑色的主要原因,许多人都认为摄入这种物质以后会使自己变黑,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

因为类黑素与其他的物质一样,在进入到人们的身体里以后,会被分解为其他成分,比如糖分、氨基酸等,随后才能够被身体吸收。

在分解之后泪黑素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更不会进入到我们的皮肤当中,使皮肤变黑。

02

酱油是"害人油",不仅有毒还会致癌?酱油还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关于酱油抽查当中,被查出其中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4-甲基咪唑,这种物质很有可能会导致人类患癌。

虽然4-甲基咪唑这种物质属于是一种致癌物,但是关于4-甲基咪唑的致癌性,国际权威机构认定它的安全性还是非常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4-甲基咪唑列入到了2B类致癌物的清单当中,2B类致癌物指的是明确证据表明会导致动物会患癌,但是还没有相关研究证明他会给身体带来致癌性。

而在我们国家当中关于4-甲基咪唑这种物质的限量值也有着非常严苛的把控。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当中的内容规定,食品添加的4-甲基咪唑限量值为200mg/kg,也就是每公斤酱油当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不能够超过200毫克。

身体每天允许摄入的4-甲基咪唑量小于0.04毫克,以一个体重在60公斤的成年人来计算,每天的4-甲基咪唑摄入量需要小于2.4毫克。

而在抽查的酱油当中,4-甲基咪唑的最高含量仅仅只有6mg/kg,按照每次使用5毫升左右的酱油来进行计算的话,就相当于是摄入了0.03毫克的4-甲基咪唑,而这个数值更是远远低于身体每天的允许摄入量。

为了进一步了解酱油的安全性,我们不妨看看身边的真实案例。张阿姨是个资深家庭主妇,几十年来,她家的饭菜都离不开酱油。

一次单位体检后,她惊慌失措地告诉医生:"我是不是吃酱油吃出肝癌了?听说酱油会致癌!"

医生仔细分析了她的生活习惯和体检报告后,发现她的肝功能异常与长期饮酒和熬夜有关,而非酱油的"锅"。

事实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正常食用酱油会直接导致癌症。真正影响健康的,是酱油的摄入量和使用方式。如果过量使用酱油,可能会因其含盐量过高而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非所谓的"致癌"。

酱油还能吃吗?当然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食品都要适量,酱油也不例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酱油的含盐量约为15%-20%。这意味着,一天使用酱油的量最好控制在20毫升左右。

除了用量,选购酱油时也有讲究。尽量选择标有"零添加剂"或"非转基因大豆"的产品,这样可以降低摄入不必要化学成分的风险。同时,避免购买廉价、无品牌标识的散装酱油,这类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酱油的摄入需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