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亚一"品牌金饰的平均定价,记者在某购物平台"亚一珠宝旗舰店"的金饰进行了对比。
以一款名为"足金赚金筒"的足金挂坠为例,10月27日该饰品的优惠前价格为585元,重量为0.4克,平均每克的价格为1462.5元。钱女士在10月17日购入一款足金挂坠,每克价格则为2245元/克,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1.38倍,已远远超出了黄金价格的正常市场波动。

金店:交易过程中已进行了充分告知
发现不对劲后的第二天,钱女士立刻联系了亚一金店,要求将旧金退还。但亚一金店的柜员告诉钱女士,她的旧金饰,早已被熔掉。如今,亚一金店只能为她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其一,即钱女士将已购买的黄金退掉,并在已支付的价格(包括旧首饰兑换的价值和现金)基础上,增加20%购物款,重新挑选店内的其他"一口价"金饰。
店员说,这个退换规则,已经以印章的形式,标注在了钱女士母亲签名的收据上。条款内容为:9折换同款饰品增加20%实付换款。
其二,如果钱女士坚持要求"以克换克",那么,她只能以现有金饰重量,兑换同等重量的金饰。
"等于我如果想要回我原来的46.96克的金子,还要补2万多元的差价。"对于这个结果,钱女士感觉相当愤怒。如果接受这个方案,等于钱女士在一出一进之间,就损失了2万余元。
为何商家和钱女士之间不能相互退货退款呢?
对此,亚一金店店员解释,售出商品只换不退,是这家店的规定。在钱女士母亲签字的收据中,其中一张被店员用油墨笔注明:"不退换。"
"你要换的话还是抵那么多钱,你又不亏钱的。"亚一金店这样安抚钱女士的妈妈道。
对于店员的说法,钱家母女二人完全无法接受。在他们看来,自己在入店的一刻,就已经表明了希望能够"以克换克"的诉求。在选款过程中,店员却诱导她挑选了"一口价"款式的黄金饰品。如今,又在退换货过程中设置障碍,本质就是一种套路。
对此,亚一金店的店员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在钱女士选款过程中,他们早已清晰地告知了钱女士,她所选择的款式是"一口价"款式。钱女士母亲在清晰标明有商品价格和黄金克数的收据上签字,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是你们诱导我们签字的!"对于这个说法,钱女士的母亲相当不满。
"我们不可能不告知的。"亚一金店的店员强调。
多发:换金引发的"一口价"争议并非个案
由于双方的矛盾无法调解,事发后,钱女士向上海123345市民热线进行了投诉。10月27日,在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亚一金店退还了钱女士的部分旧金饰,并将其他已经破坏性回收的旧金饰,按照钱女士的要求,以"以克换克"的方式,为钱女士置换了新的金饰。
尽管钱女士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地化解,记者了解到,在黄金市场火爆的背景下,像钱女士一样,因金饰置换遭遇消费困惑的情况,并非个案。
2025年9月,有网友表示,在某金店以旧换新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付出的多、收获的少"的情况:"导购没有告知饰品多重,发票上没有体现金子的重量。等我反应过来去退货时,就说不能退了。"
在这名博主的评论区, 不少人表示遭遇了同样的情况。有人说,自己"5克多的黄金和3克多的铂金",最终换了2克多"一口价"金饰。
还有人表示,自己买了"一口价"金饰后,才发现饰品标签中,藏有"1800元/g"字样。
新闻晨报提醒,除了黄金本身的价值外,不同类型的黄金饰品还包含了工艺、品牌等附加价值。不同工艺、品牌的黄金饰品差价巨大。在饰品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应对饰品的含金量、每克均价、交易形式和退换货形式多加留意,约定清楚,降低以不合理的高价购入饰品的可能性发生。
此外,在购置此类高价商品过程中,消费者应注意保留交易中产生的字据、合同、材料等证据。一旦纠纷发生,这些证据都是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