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得偿所愿?关税大棒正式“砸下”,美国内一片哀嚎!中国这次也被盯上了?(2)

2025-08-11 17:24  郑州广播电视报

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扭曲,正在悄悄蛀空美国经济的竞争力根基。难怪美国税收基金会高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杜兰特警告:无论企业是否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结果都同样糟糕--要么削弱投资与就业,要么推高通胀螺旋。

当全球还在消化这波全面加税冲击时,美国财长贝森特抛出的威胁,将战火烧向了更危险的领域。"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应做好接受二级关税制裁的准备。"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财政掌舵人,在记者会上轻描淡写地提及国会授权总统可征收关税的法案,却特意强调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可能面临的100%惩罚性关税。

配合着特朗普对俄罗斯发出的10天停火通牒,这场能源领域的"极限施压"可谓图穷匕见--既要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又要逼迫中国放弃俄油进口。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次日回应的三句话,让这场精心设计的围猎出现了变数:"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字字千钧的回应背后,中国进口的现实需求,更是美国页岩油无法提供的价格与运输稳定性。贝森特那句带着嘲讽的"中国人非常重视他们的自主权",此刻听起来更像是对自己战略误判的提前忏悔。

仔细观察中美关税谈判两次延期90天的微妙节奏,会发现一个被刻意淡化的关键因素:稀土。中国占据全球大量稀土产量的现实,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美国高端制造业头顶。美国对巴西等顺差国也加征关税的做法,暴露了其围堵中国转口贸易的真实意图。但这种全方位打击反而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进程。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正在把二战后的全球经济秩序推向悬崖边缘。

而中国外交部那句"关税战没有赢家"的判词,或许终将被历史证明,是对这场世纪博弈最冷静的预言--毕竟尊严不可侮辱,主权不容侵犯,核心利益永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