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和中国谈完,国内怒批其“自毁优势”?俄罗斯的反应很迅速(2)

2025-11-02 11:27  淄博日报

就在美国陷入内耗之际,俄罗斯用行动展现了什么叫"审时度势"。中美釜山会晤结束不到24小时,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表态,普京日程中暂无与中方元首通电话的计划,但"可以迅速安排"。熟悉中俄高层互动惯例的人都懂,这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俄方早已准备就绪,就等中方通话。更实在的是,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经敲定访华行程,要在经贸、物流、能源、高科技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这份"大礼"的分量不言而喻。

中俄贸易2023年就突破2400亿美元大关,每天都有满载货物的列车穿梭在边境线上,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正在将地缘边界变成经济桥梁,"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让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这些合作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战略绑定。现在美俄关系持续恶化,特朗普取消美俄峰会、对俄施加新制裁,还重启核试验加剧对抗,俄罗斯自然要牢牢稳住中俄关系这一战略支柱。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俄在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正在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对冲西方技术封锁。俄罗斯的理论积淀和航天技术,配上中国的工程化能力和市场应用场景,这种优势互补让两国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特朗普或许以为重启核试验能威慑中俄,却没想到反而把俄罗斯推得离中国更近,让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更加稳固。

特朗普刚和中国谈完"大国担当",转头就做出破坏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事,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不仅让美国国内不满,更让国际社会看清其霸权本质。俄罗斯则顺势而为,用深化中俄合作的实际行动回应变局,既稳住了自身战略处境,也给中国送上了关键支持。当前的中美俄三边格局中,美国的单边冲动正在不断消耗自身优势,而中俄的战略互信却在风浪中持续深化。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搞对抗、秀肌肉最终只会孤立自己,唯有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特朗普要是连这个简单的道理都想不通,未来只会犯下更多战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