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通南巴气田新进了又一项大消息,为我国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又增添了一名黑马,10月22日,中国石化对外宣布在四川盆地的通南巴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51.59亿立方米。
该项数据的公布意味着通南巴气田的探明储量将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大关,而这项数据的增加使通南巴气田成为四川盆地又一大型气田,其探明储量也将为我国的能源安全供应再添一份保障。
四川盆地新添大型气田。
自此,通南巴气田的累计探明储量高达1066亿立方米,通南巴气田为何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一切都要从它的地质条件说起,作为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通南巴气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气田之一。
曾经,通南巴气田凭借着835.41亿立方米的探明储量一度成为四川盆地里的一颗明珠,但是在最新的探明储量发布后,其总储量迅速飙升,成为新的"王者"。
这样的成绩显得尤为不易,因为通南巴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工作充满了挑战性,天然气正埋藏于3500米至5500米的地下深处,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深度,也是开凿出天然气通道面临的一大难关,然而,挑战自信,成就了更棒的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天然气归属于复杂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这种致密砂岩气藏堪称天然气开采中的"硬骨头",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开发出其中蕴藏的宝贵资源,但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它们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也是未来科技进步和技术突破的重要领域。
之前的时候,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已经有许多亮眼的成绩,不仅有诸如普光、元坝等大气田,还拥有涪陵、威荣等页岩气田,加起来,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藏宝库"已经发展到接近3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国内最大产油地--大庆油田储量的7倍。
如今,通过最新勘探成果的公布,四川盆地不仅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更让公认全球领先区域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国石化的不断努力下,四川盆地未来将继续释放出更多宝贵资源,为国家能源安全再添保障。
四川盆地天然气丰富原因。
四川盆地是一片富饶而神秘的大地,这里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那么,四川盆地天然气如此丰富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古地质环境优势。
三叠纪到白垩纪期间,四川区域处于海侵或潮湿陆相背景下,这种潮湿的环境为生物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使得大量的动植物沉积下来。
且寿命较长,有些甚至死后很久都不会腐烂。
沉积之后,又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沉淀时间,在巨大的压力影响以及大量生物体有机物质不断沉积聚集之后,当时温暖潮湿环境下过量繁殖形成了丰厚的生物泥炭层,这些泥炭层最终转变为厚重而丰富的岩油层。
第二个原因则是深厚厚埋藏地层。
在岩层形成之后,不断积累了数千万年的沉积,在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时光间,这些原油发生了升华和化学变化。
最终以热干裂作用将简单构造物质产生了丰富而庞大的可燃性烃类。
第三个原因则来自于构建复杂的岩层结构。
四川盆地整体呈现为东高西低、四面抬升、中央沉降褶皱构造。
这种特殊构造使得原油能够被捕获并密闭在地下岩层中,并使其长期保持在地下状态,从而导致天然气浓缩和富集的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这三大原因相互结合,共同造就了四川盆地这个"天然气宝库",使其成为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之一。
揭晓四川盆地新风口。
四川盆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广阔的资源储量,逐渐成为各大公司争相抢占市场的新风口。
古老、厚重、广阔沉积历史和深邃复杂构造共同协助形成了四川盆地这个中国第一大气田。
正是在这里,中国石化通过不断努力,使普光气田成为全球最大的群体水平井区,在3D多元勘探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前中国全球第一个超过千亿立方米储量的大型常规气田就是普光,同时涪陵也是中国第一大页岩气田。
四川盆地有着无尽潜力,将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区域勘探开发限制而逐渐展开光辉前景。
在辽阔而宽广的土地上,四川盆地将不会是我们遇到的最后一颗珍珠;每一次重大探明都是一次飞跃,每一项新技术都是新的机遇。
无数宝藏正静静等着我们探索挖掘,而我们的脚步也将不断加快,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