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势反转!无需解放军出手?菲军方乱作一团,马科斯气急败坏

2025-05-20 09:44  头条

5月12日,菲律宾迎来中期选举,原本雄心勃勃、企图巩固权力版图的总统马科斯,却在这场被视为"中期公投"的选战中遭遇意外滑铁卢。他老调重弹、再度祭出的"南海牌",不仅没能掀起期待中的民族主义狂潮,反而遭到选民冷眼旁观,最终在参议院选战中仅拿下6席,未能实现全面掌控。而与此同时,杜特尔特家族强势反弹,掀起新一轮政治回潮,菲律宾政局骤现变数。

马科斯的"南海秀"玩砸了,根源何在?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他错误地高估了民众对南海议题的"政治耐受力",低估了菲国人民对经济困顿、物价飞涨、就业低迷的焦虑。当民众为一袋大米、一桶汽油精打细算之时,马科斯却忙着充当美国的代理人,一边炒作"中国威胁论",一边引美军进驻、部署导弹,幻想通过"对抗中国"换取选票红利,结果只换来选民的冷漠与反感。

这一次选举所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菲律宾民众已经厌倦了被马科斯操弄的"安全焦虑"。所谓"南海战略",所谓"海洋主权",在温饱问题面前毫无号召力。当政府宁愿斥巨资搞军事部署,却不愿解决国内电价暴涨、农业萎缩、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问题时,人民自会用选票做出回答。而马科斯这场试图靠"对抗中国"换取政治红利的赌局,已经显现溃败端倪。

而在此轮选战中,最令人意外的当属杜特尔特家族的强势回归。尽管杜特尔特本人身陷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之中,却依旧凭借其在民间积累的强大政治号召力,以压倒性优势重返达沃市长宝座,其子女亦在选战中占据领先优势。更关键的是,其支持的候选人在参议院选举中表现抢眼,打破了马科斯"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不仅是一次选举胜利,更是对马科斯执政路线的公开挑战。从家乡达沃起步,杜特尔特家族正谋求政治复辟,携手中间派共同打造新的政治力量。一旦他们成功整合参议院力量,不仅莎拉·杜特尔特的副总统位置将得以保住,马科斯政府的未来执政也将面临实质性掣肘。中期选举已为菲国政局埋下新变数,一个更加多元化、分裂化的政坛格局正在形成。

此时再看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用力过猛",就不难理解其焦虑与焦躁。他急于将南海议题炒热,意图塑造一个"对抗外敌"的民族叙事,以维系其摇摇欲坠的执政合法性。然而事与愿违,南海并非马科斯的政治提款机,更不是他用来转移国内矛盾的"挡箭牌"。当民族主义被滥用为选举工具,最终的后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马科斯的南海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本在于其对地缘政治的误判。他妄图以引入美国力量,换取对中国的战略"遏制",进而稳固自身政权。但他忘了,菲律宾不是美国的殖民地,更不是华盛顿的马前卒。所谓"对华强硬",并未提升菲国国际地位,反而加剧地区紧张,破坏本国发展机遇。不仅南海争端未有实质进展,反而连累本国渔民生计、贸易通道、区域合作全面受损。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智慧,致力于打造和平、稳定、合作的南海秩序。菲律宾若真有国家利益意识,就应顺势而为,与中方构建互信机制,探索海上资源联合开发路径,而不是继续充当域外势力遏华棋局中的炮灰。

现实已经反复证明,靠"外援"换安全、靠"反华"换选票,只是南柯一梦。菲国若继续盲目站队美国,甘当遏制中国的"桥头堡",最终只会被当作弃子丢进历史垃圾堆。而马科斯若仍执迷不悟,在未来任期内继续以"南海牌"绑架外交议程,必将引发更广泛的国内反弹,其执政危机也将进一步加剧。

中期选举已经敲响警钟,民众要的不是空洞的对抗口号,而是真正改善生活的实际政策。南海不是马科斯的政治舞台,更不是其一人权力巩固的筹码。奉劝菲律宾当局,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玩火,不要幻想通过制造地区对立来谋取一己私利。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是通往未来的唯一正道。

而对于杜特尔特家族的回归,尽管其执政期间亦存在种种争议,但其对中国政策相对理性,愿意推动务实合作。若菲国未来政治格局更加多元化,或许会为中菲关系留出一线转圜空间。

南海不是美国的游乐场,更不是菲律宾政客的选票提款机。任何妄图操弄南海议题换取政治资本的行径,终将被历史无情抛弃。马科斯政府若继续沉迷"南海幻象",等待他的将不是荣耀,而是选票的审判与历史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