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逐渐下降,露水更凉,寒意渐浓,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在这个时节,民间流传着许多养生习俗,旨在顺应时节变化,调整身心,以达到平安过秋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寒露当天,无论多忙,建议'1不露、2要吃、3注意'"的养生智慧。
1不露:不露脚。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进入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增多,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此时,人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入侵。而脚部作为人体的末端,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且脚部的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能差,因此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在这个时节要尽量少穿凉鞋、不露脚踝,尤其是体弱及平素畏寒怕冷之人,更应穿上能覆盖踝关节的袜子以护阳保暖。换言之,进入寒露,夏季的凉鞋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要吃:要吃螃蟹、要吃黄豆。
要吃螃蟹
寒露时节,正是螃蟹肥美的季节,螃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秋季养生的美食之一。
要吃黄豆
寒露时节,地里的黄豆也逐渐便黄,彻底成熟了,此时的黄豆最美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汁水多,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食。
3注意:注意不要过度进补、注意不要熬夜、注意不要多吃辛辣的东西。
注意不要过度进补
虽然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也要适度而为。过度进补不仅会加重身体负担,还可能引发"上火"等不良反应。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滋补品,并适量食用。
注意不要熬夜
熬夜会耗损人体阳气,降低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在寒露时节,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做到早睡早起,养精蓄锐,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
注意不要多吃辛辣的东西
辛辣食物虽能开胃,但在寒露时节却不宜多食。因为辛辣食物易耗伤阴液,加重秋燥,影响肺脏功能。此时应多选择清淡、温润的食物,以保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