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要懂规矩:1不穿、2不吃、3个调养方

2025-04-02 09:24  头条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为什么称其为清明呢?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清明节承礼敬祖先之俗,启春耕农忙之季,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点,所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关清明的民俗活动。

老一辈人认为,清明节的行为会影响全家一整年的健康和财运,理所当然有不少规矩和禁忌要特别重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老祖宗总结出了清明节,牢记:1不穿,2不吃,3个调养方。

清明1不穿:不穿过于鲜艳的衣服

清明扫墓时,穿着要得体,不要穿得过于鲜艳。大红、大绿这种艳丽的颜色与扫墓庄重氛围不符。可以选择素色的衣服,比如黑色、蓝色、灰色或白色的衣服,这些颜色的衣服更符合清明氛围。款式上也要以简洁大方的款式为主,不要穿着过于夸张和过短的衣服。清明时节天气多变,穿长衣长裤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清明2不吃:不吃坟前供、不吃甘蔗

不吃坟前供

老话说"再饿莫吃坟前供"。清明祭扫时,人们都会带上逝者生前喜欢的水果、糕点、肉类等食物,摆在坟前以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古时候,吃别人家坟前供品被视为对逝者的不敬,人们在灾荒之年逃荒时,万般无奈下才会饥不择食,而很多人也因为吃了坟前供后染上疾病,甚至一命呜呼。其实这是因为坟前供品都是直接露天摆放的,卫生堪忧不说,容易腐烂变质,食用了这样的食物怎么能平安顺利呢?这个忌讳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敬畏之心。

提醒您,千万要看管好随行的孩子,不要偷吃坟前的水果和糕点。至于自家的"坟前供"是否可以带回家?是否可以吃?则要按照当地习俗来决定。

不吃甘蔗

俗话说"清明甘蔗毒过蛇",意思是说清明时节的甘蔗比毒蛇还要毒,如果误食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究其原因,清明时节气温升高,甘蔗容易发生霉变,如果甘蔗出现红心或黑心时,就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自古就有清明不吃甘蔗的说法,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甘蔗甘甜多汁,但再好吃也不要在清明吃了,否则因为贪嘴吃坏了肚子,就得不偿失了。

3种适合清明时节吃的食疗方

1.藿香陈皮饮,适用于体倦身重,脘腹滞满,舌苔白腻之人。

材料:藿香6克,陈皮6克,冰糖适量。

做法:藿香、陈皮放煲内,加水2碗,水煎片刻,去渣加糖,代茶饮。

2.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可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春天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材料:铁棍山药100克,芡实30克,北芪15克,白术10克,薏米30克,扁豆15克,猪排骨500克。

做法: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淮山、芡实、北芪、白术、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菊花枸杞茶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枸杞则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很适合晚上经常熬夜的人喝,对眼睛非常好,同时还能平肝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