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四九尾,老话“晴天四九尾,春来不抬头”

2025-01-24 13:35  头条

明天是1月25号,腊月二十六,距离春节非常近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忙着写春联,可以说忙得不亦乐乎。

或许有人说现在的年味淡了,但事实上在农村过年还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老人在家忙着准备年货,准备迎接孩子回家过年。毕竟很多人的父母都在农村,回家过年也是很能理解的同时每年都要回家去上坟,不忘根,不忘本。


农村年味浓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农村可以燃放烟花,关键是农村的消费也比较低,而且年货也比较多,美食那就更多了。就目前来看天气比较暖和,大部分都认为今年春节比较暖和,所以都愿意回农村过年。

但我们要关注的一点,那就是明天不仅仅是腊月二十六了,更为重要的是四九的最后一天。按照冬至这一天作为数九的第1天来推算,1月17~25号之间这9天为四九。

数九歌谣中描述"三九四九冰上走",这说明四九天是非常寒冷的。还有农村谚语"三九四九,冻破石头;三九四九,冻得发抖",都描述了四九天是寒冬。


明天是四九的最后一天,又是大寒节气的第6天。"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大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就是寒冷至极的时节,也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个节气,一般处在年末岁终,冬去春来。

古人一般根据时节的天气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或许有人认为没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草木一岁一枯荣,潮汐变化等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古人可以通过看云是天气,然后总结以后的天气情况,于是就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

老人常说"日照四九尾,遍地起坟堆",是什么意思呢?四九最后一天晴天这么可怕吗?


日照四九尾,遍地起坟堆

意思是四九的最后一天天气晴朗,太阳当头照暖和和的。预示着田野里坟堆比较多,关键是新增的坟堆也就是人去世的比较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

四九尾是处在大寒节气的,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节,结果不是特别的寒冷,而且艳阳高照非常的暖和。这样的天气对于越冬的农作物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天气太暖和了,很容易滋生病虫害。同时说明冬天是暖冬,降水量非常的少,可能出现很多农作物幼苗被冻伤而干枯了。

另一方面四九的最后一天天气晴朗,表明了天气比较暖和,更表明了北极圈的冷涡旋没有达到极值南下。也就是北极圈的冷高压没有达到极值,于是就拖延了降低纬度运动的时间。但每年北极圈冷高压必须向低纬度移动,向后推迟那就等于到了春季才来,这就很容易形成倒春寒。


倒春寒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那就是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北极圈却突然刮来了寒潮,使得气温断崖式的下降,同时带来了霜冻天气,甚至还有大雪到来。这样低温霜冻天气,就会对草木的嫩芽和嫩枝,开的花结的果因为霜冻冻坏或者冻死,这就造成了农作物减产。

尤其在过去农业科学技术不发达,粮食的亩产量特别的低,一年生产的粮食仅够一年吃的,一旦遇得上自然灾害,造成减产或绝产,那就会出现严重的饥饿和寒冷的情况发生,就会有一些穷人被饿死或者冻死。

所以就有了"日照四九尾,遍地起坟堆"之说,只是用很多的新坟堆来形容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严重程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描述古代贫富之玄术,遇到自然灾害穷人被饿死的场景。


四九尾下了雪有什么预兆?

四九尾处在大寒节气里,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个季节下了大雪,对于越冬的农作物越冬和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也就是冬天雪下的越大,对于越冬的小麦等农作物就像盖了厚厚的被子一样,能够安全过冬,来年更能获得丰收。

厚厚的积雪对越冬的小麦等农作物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同时积雪融化成水还能滋润雪下的幼苗。

另一方面,厚厚的积雪融化成水会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热量造成气温幅度的下降,低温能冻死病虫害和地下的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所以"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五谷不丰",该热的季节一定要炎热起来,该寒冷的时候一定要寒冷,这才对于农作物生长的规律起到相关作用。


明天四九尾,天气情况如何?有啥预兆?

明天是1月25号,农历腊月二十六,天气情况可以说非常给力。天公作美,我国迎来大范围的强项时和降雨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

预计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地区、华东大部分地区、华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南中北部地区等有雨夹雪,小到中雪或大到暴雪,或小到中雨天气。明天的雨雪覆盖了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涉及范围非常的广,有雨雪加强的趋势,来得非常及时,缓解了我国大部分地方干旱现状。这预示着明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综上所述,"四九尾雪霜看收成,四九尾冷暖知年景",明天是九尾,天公作美,迎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但是气温相对来说比较暖和一些。

预示着明年粮食会获得大丰收,但同时年景可能不是太好,全球升温会带来其他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涝灾害、山火和地震等情况发生。新年伊始,世界多地爆发重大的地震和山火等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