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斯德哥尔摩的谈判结束后,为何时隔两周才发布联合声明?特朗普对华再让一步,为什么中方可能拒绝接受?
8月12日当天,中美发布联合声明,确认双方即日起将关税暂停措施延长90天。
这份声明算是中美在斯德哥尔摩会谈的成果,不过此时距离会谈已经过去了两周时间,为什么这份声明才姗姗来迟,并且要卡在上一轮关税暂停措施即将失效时发布呢?
关于这个问题,与特朗普的一贯风格有关系,他在挥舞关税大棒的同时,特别喜欢强调"Deadline"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极限施压,要求其他国家如果不在最后期限前向美国妥协,就会付出巨大代价。
因此在斯德哥尔摩会谈结束后,明明双方都已经在谈判中达成了共识,外界也普遍认为中美延长关税暂停措施是唯一选择,但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坚称,需要等他回国向特朗普汇报后,再由特朗普作最后决定,结果这一等就是两周。
在过去两周,美国便不断对中国提出新的条件,包括要求中国进一步放开稀土出口管制,不准再购买俄罗斯石油,就在中美联合声明发布的前一天,特朗普还公开要求中国要迅速增加4倍的美国大豆进口,以此来减少双方的贸易逆差。
但是,这种极限施压的套路,中方并没有接受。
就在8月11日,中国外交部被问及中美为何还没发布延长关税暂停的声明时,中方依然是不急不躁,只是呼吁美方同中方一道,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争取积极成果。
事实证明,特朗普"TACO"的特点还是没有改变,在最后时刻,美方还是选择与中方发布联合声明。
不仅如此,特朗普自己还主动透露,他还打算继续对华"让步",即可能允许英伟达在中国销售下一代先进芯片,与H20类似,这款芯片算力更高,但是依然是阉割版的"中国特供芯片"。
对于特朗普而言,这算是他在主动对华释放诚意,并希望以此换取中国稀土出口。
不过特朗普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中方对于这样的"特供芯片"兴趣并不高。
此前,在英伟达宣布获得特朗普批准,向中国出口H20芯片时,外交部的回应就很特别,首先作出的评论是:"一般不对企业行为作出具体评论。"随后再强调,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工具化、武器化,反对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这个立场是一贯也是明确的。
换言之,中方认为英伟达对华出口各类芯片,只是企业的行为,与政府无关,也就是说,这不会被视为是美国政府释放的诚意。
此外,英伟达的芯片还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并遭到了国家网信办的约谈。
与此同时,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的股价也在上涨,这也是由于本土芯片的需求不断上涨。企业相应调整采购行为,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数据安全和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