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别忘了有5件事要做

2025-08-06 10:39  头条

在《说文解字》中有关于"秋"的解释,其中是这样说的:"秋,禾谷熟也。"其实从"秋"字的组成也可以看出了,其与作物有关,"禾"代表着作物,而"火"则是形容秋季的颜色,金黄红火,这正是果实成熟的颜色。所以立秋,代表着作物以及果实逐渐趋于成熟,收获的季节来临。

立秋,是夏季与秋季之间的转折,此后正式进入今年的第三个季节,这也是后半场的起点。从传统意义上来看,立秋不仅仅是个节气,更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届时民间要举行很多的仪式,来表达对秋的欢迎,以及对秋日的美好期许。这让立秋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彰显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明日立秋,讲究:1晒,2称,3求,4尝,5吃,尊重传统,迎秋接福,下面就来看看这一天有哪些习俗吧,每一项习俗的背后都是大智慧,要了解~

1晒--晒秋

立秋,代表着雨水的减少,湿度的下降,天气越来越干燥,这正是为作物的收获与保存做准备。所谓"秋收冬藏",人们要将秋日里收获的各种瓜果蔬菜以及农作物,都进行晾晒,待其彻底变干,才能保存起来。这其中正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意识,冬日里万物凋零,食材稀少,人们便要在秋日里准备好充足的食物,留待过冬,才能更好的蓄积能量,等待开春的勃发。

2称--称体重

传统节气之间的习俗往往彼此相连,在立夏当天,民间就流行着悬秤称体重的习俗,届时男女老少都要去称一称,并且将体重记下来。经过了一个夏日之后,到了立秋节气,人们要再次称体重,通过对比两次体重的数字来判断是胖了还是瘦了。在夏日里,天气热,人们食欲也差,体重大多都会下降,人们称之为"苦夏",所以在立秋之际便要"进补",以平衡夏日的亏损,也为秋冬打基础。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

3求--求丰收

虽然立秋代表着丰收的季节,但立秋后,作物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让籽粒更加饱满成熟,这也是十分关键的时期。所以在立秋来临之际,人们会祭拜上天,土地以及先祖,首先表达酬谢感恩之意,同时也祈祷立秋后风调雨顺,让庄稼顺利长成,从而获得丰收。

4尝--尝新

依照乡间习俗,立秋当日,很多地区都会准备西瓜,四季豆等来尝新。在《首都志》中也有相关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届时各家各户都会准备新鲜的时令瓜果蔬菜来品尝,也叫做"咬秋",人们希望可以借此咬掉夏日的暑热,也咬掉秋燥。这正是人们送夏迎秋的一种仪式。也是适应自然变化,祈盼安康顺利度秋的美好心愿。

5吃--吃茄子

"一夏无病三分虚",漫长的夏日里,天气炎热,人们吃不好,睡不好,身体都有些虚弱。在立秋到来之际,便要为身体补充能量,丰富营养,让身体变得强壮起来,从而更好的度秋。立秋进补也大有讲究,最好以清补为宜,不一定要多吃肉,而是要以应季的食物为主。俗话说"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这正是老人们留下来的传统,在这个时节里吃茄子,有助于清热解暑,促进代谢,保护心血管,提升抵抗力等。而且这个时候其鲜嫩味浓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