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正式站上被告席,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五位因刑事案件接受审判的前总统。
【尹锡悦出席涉内乱罪刑事审判首场公审】
与以往几位不同的是,这一次涉及的不是腐败,不是亲信干政,而是极其严重的"领导叛乱罪"。如果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的不是十年八年,而是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对于尹锡悦而言,这次想要逆风翻盘难度极大。
据韩媒披露,两名军方核心证人--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团长赵成贤、特战司令部第一特战队队长金亨基,已在法院证实:曾在"紧急戒严"当晚接到"带兵闯入国会、强制带走议员"的命令。而发布这一命令的人,正是时任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李镇雨,也就是尹锡悦在军队的心腹。
更重要的是,不止军方证人,连政府内部的核心成员也站出来指证尹锡悦。韩国现任国务总理韩德洙、警察厅厅长赵志浩以及外长赵兑烈都承认,尹锡悦不顾内阁高官的反对,执意推行戒严令,这件事本身就存在程序违规。
若这些证词全部被法院采纳,那尹锡悦被判"领导内乱"的可能性将极大提升,而这项罪名在韩国法律体系中,最重可以判处死刑。
面对如此密集且具杀伤力的证据链,尹锡悦在庭审中坚持否认控罪。他辩称所谓的戒严令"只是短时间内的临时措施",几小时后便解除,谈不上破坏民主秩序,检方对其的指控简直是"上纲上线"。
【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团长赵成贤】
但问题是,就算只发布了几个小时,尹锡悦此行为已经干涉到了韩国议会的正常运行。更关键的是,这项命令绕过了内阁审批流程,连多位内阁高官--包括副总理、外交部长、财政部长等--都在公开场合承认"事前毫不知情",事后强烈反对。
简而言之,尹锡悦想通过军事手段阻止议会正常运行,不管有没有真正"动手",在韩国这种对军政分权极为敏感的政治体系中,已经属于政治重罪。
在韩国政治文化中,军人干政是"红线中的红线"。上世纪的全斗焕政变事件至今仍让民众心有余悸,而尹锡悦这种"上演戒严剧本"的行径,基本注定了他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结局。
对尹锡悦来说,更糟糕的可能还在后面。随着总统职位被罢免,他此前享有的"司法豁免权"已不复存在。这意味着:检方可以正式启动对他过去种种行为的全面调查。
外界普遍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案件将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包括金建希"干政干预司法"案:多项证据显示,尹锡悦夫人金建希在任期内频繁介入司法和行政事务,涉嫌滥用权力。另外,尹锡悦私吞公费案件也在不断发酵
日前韩媒曝光称,尹锡悦与夫人金建希被曝在2022年将总统官邸迁至首尔汉南洞时,使用国家预算购置了价值数百万韩元的猫爬架,此外,新建浴室中还安装了仅材料费就高达数千万韩元的桧木浴缸。而这些用国家公款购买的物件,在日前全部被搬入了尹锡悦私宅之中。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或也将面临指控】
可以说,内乱罪只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接下来,韩国将进入全面清算尹锡悦执政的司法周期。有分析认为,若所有指控成立,尹锡悦即便能逃过死刑,其最终刑期也将可能创下韩国总统获刑纪录。
从卢泰愚、全斗焕,到李明博、朴槿惠,再到如今的尹锡悦,韩国前总统入狱几乎成了一种"传统"。韩国戏称其为"青瓦台魔咒"。
有意思的是,尹锡悦自上台后极力想摆脱此魔咒,为此还不惜冒着民众反对搬出了青瓦台,但结果显而易见:纯粹是白费功夫而已。如今尹锡悦如今的倒台及司法清算,意味着韩国政坛正进入一次深度"脱尹化"进程。
对中国而言,应当秉持一贯"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保持外交稳定性。无论韩国政坛如何震荡,中韩之间的经贸、文化、人文往来基础深厚,只要两国政府理性应对、彼此尊重,大局不会受太大影响。
不过,尹锡悦时期的"极端对美倾斜"和"强烈反华言论",的确在中韩之间制造了不小的误解。如今"风水轮流转",或许也是中韩关系重新整理、走向理性互动的一个窗口期。
总而言之,韩国总统的"青瓦台魔咒"并不是搬出青瓦台就能避免的,对于尹锡悦而言,上台后开始极端亲美政策,就已经为其之后的结局埋下了"祸端"。尹锡悦这次是真的"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