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泰国和柬埔寨积怨已久的边境矛盾再次爆发了。这一次,泰国下手可谓是快准狠,在冲突首日,就派出了F 16战机对柬埔寨边境的陆军第6、第8步兵旅指挥部进行了精准打击。
但柬埔寨也没闲着,虽然没有战机,却拿出了B M 2 1火箭炮对泰国素林府的边境发展中心和加油站展开打击。综合泰国方面的消息,这次柬方的袭击,已经造成了23人伤亡。
伴随着战事的持续,泰国方面开始调动大批先进装备赶赴两国边境地区,泰国前总理佩通坦更是含泪谴责柬埔寨向泰国平民区域开火,并表示事态发生后,军方已做好一切应对准备保护国民。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也强硬地表示,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如果仅从这两个表态来看,泰国和柬埔寨的高层都有大战一场的意思,毕竟,两方也确实有这个理由。
一方面,不论是泰国军方还是他信家族,都对洪森制造的"录音门"事件耿耿于怀。
另一方面,柬埔寨洪森家族也需要一场冲突来转移国内的舆论视线,强化自身的执政地位。
所以不论这场战争究竟是谁挑起来的,战争的持续,对泰国和柬埔寨的执政当局来说,都有一定好处。
但话又说回来了,柬埔寨方面似乎不愿意看到战争的无限升级。
故此,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军事应对泰国的同时,又将这件事报到了联合国,正式请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制止泰国的军事行动。
而且需要点明的是,洪玛奈率先告状的行为,无疑是要先于泰国一步占据舆论制高点,将自己塑造成受害的一方。
同时,他自己心里也应该清楚,仅凭柬埔寨的军事实力,很难和泰国进行一场大战,这就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了。
而一旦联合国安理会插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泰国。如此一来,这场柬泰冲突,便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谈判协商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就不得不提到2 0 2 5年初由我们主导建立的一个国际机构,即国际调解院。
这个机构主打的就是以和为贵,可以为国家间、国家与他国投资者间以及国际商务争议的解决提供一个对话协调平台。相较于已经存在的各种国际法院和仲裁机构,国际调解院更加注重友好协商和对话,而不是简单地以法律和条约来规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更能实现长期利益。
简单来说,就是国际调解院更加的轻松,更加的灵活,调解可以随时开始,但不需要达成一个强制性的结果。
就拿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来说,后者一直期望通过国际法院彻底地解决边境争端,但泰国军方又不认可这种方式,坚持通过联合边界委员会等现有机制处理争议。
这个案例反映出来的根本问题就是,国际法院等机构做出的决定虽然带有强制性,但由于国家之间的争端往往会涉及不可放弃的利益,再加上某些判定往往会因为一些大国的干预而失去公平,很难得到当事方的认可。
尤其是边境争端的这类主权问题,无论最后判定谁赢了,另外一方都会因此承受国内的不利舆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国际法院能够做出裁定,也难以被有效执行。
这一点,在泰柬两国身上其实已经演过一遍了,2 0 1 1年,国际法院已经就两国边境地区的柏威夏寺归属问题做出了判决,要求双方从边境地区撤军,并且在有争议的地区建立非军事区。可结果却是双方都对裁决结果表达口头支持,但对撤军一事却又态度扭捏。以至于双方边境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
反观国际调解院则更强调以互谅互让精神处理分歧,以合作共赢态度促进发展,以面向未来眼光解决问题,或许可以为柬泰矛盾的和解,找到一条全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