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进行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四年的时间了,看样子像是接近了尾声。
俄乌之间涉及的问题和范围,不单单是两个国家的事情,如果俄罗斯真的能打赢,中国反而要做好准备了。
一旦俄罗斯获胜,世界格局将大变样,因此,中国需要做三件事,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件事究竟是什么?
1. 战略外交
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合作上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俄罗斯获胜的话,世界局势势必会焕然一新。
为了防止俄罗斯态度改变,对中国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中国和俄罗斯可以考虑整体战略合作,不只是单纯的贸易关系。
其实俄罗斯与中国存在着互补的特质,经济也好、工业也罢,均是合作共赢的存在。
诚然,如今俄罗斯确实是"往东走",并对远东的利益较为看重,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计可施下的选择。
美国和欧洲的围追堵截,令俄罗斯的日子相当难过,处处碰壁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中国也深受美西方国家的"找茬",算是同道中人,无形中又加深了彼此的关系。
对于俄罗斯取得胜利后的改变,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欧洲和美国依然对其限制,阻力照样不小。
甚至可能存在的限制变大,说不准,这个时候中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抗衡的作用。
对俄罗斯百利无一害,中俄的关系一如从前,还有一种就是,欧洲有可能跟俄罗斯进行合作。
要知道,远东尽管有着丰富的资源,但并不是现取现用的,而是需要开采,前期投入的资金比较大,俄罗斯的日子紧巴巴,无疑是负担挺重的。
俄罗斯为了远东发展,也投入了不少的资金,耗费的精气神会比较多,另外,美国和欧洲现在的关系并不是其乐融融。
更多的是面和心不和,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没有放过一个人,连盟友都重拳出击,欧洲焦头烂额,自然跟美国的想法不合拍。
假如,俄罗斯取胜了,乌克兰成为了落败的棋子,没有了利用价值,美西方国家恐怕不会再进行支援。
到时候,乌克兰需要很长的时间恢复元气,难保欧洲不会盯上乌克兰"空虚"的市场。
从而跟俄罗斯产生合作,说实话,对于欧洲的市场,俄罗斯是挺有兴趣的,到时候,与欧洲形成了合作,那么远东上的投资肯定会减少,此外,俄罗斯对欧洲市场比想象中的要"上心"。
重启之后,大概率会来往的更加频繁,合作的更为"亲密",立场上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变化。
即便,俄罗斯还是金砖国家,跟中国的合作难免会出现变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合作国家。
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确保减少俄罗斯的影响。
2. 能源多元化
能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俄罗斯的能源是出了名的丰富,自打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后,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肉眼可见的增加,足以产生依赖性。
因为关税战的出现,石油这类能源,中国已将美国推拒门外,而石油的需求又比较大, 只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
具体能源有多重要?只需要看看美国苦稀土的模样就能明白,除此之外,天然气也是中俄之间合作必不可少的项目。
俄罗斯同样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合作,中俄的能源合作,在关系稳定良好的时候,对中国好处多多。
但俄罗斯胜利之后,就说不准了,欧洲的局势肯定会变,俄罗斯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地位,也会跟着变。
中俄合作的指不定会往欧洲转移,其次,俄罗斯获胜,美国很可能会放松制裁的力度,选择进行合作。
俗话说得好,利益至上嘛,俄罗斯拒绝的可能性不太大,这种变化,极有可能影响中美关系巨变,中国从美俄购买能源,极大概率会产生限制。
更何况,近几年,中俄的能源合作节节攀升,为了确保不会产生依赖,最好做到进口多元化。
好保证能源相衔接,又不会产生依赖,以防俄罗斯获胜后态度产生改变,以至于中国的能源进口受到影响。
因此多元化的进口是主线,避免俄罗斯占据能源方面的主动权,减少单方面的依赖性形成。
3. 全球化发展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俄罗斯的影响并不大,没再制裁环境下,属实没有可制裁的余地了。
但对中国还是有影响的,这些年,中俄的合作渗透到了全方位,既是好事又是令人担忧的存在。
如果俄罗斯获胜了,中国可以趁机跟其他国家展开合作,俄罗斯获胜后,各国的目光都会聚焦在他的身上,中国刚好加大发展的力度,跟其他国家手拉手,这样解除美国的封锁将不是问题。
世界局势不算稳定,除了俄乌还有中东,让自身保持稳定是头等大事,美国所信奉的单边主义,已经不吃香了。
多极化才是主要核心,俄罗斯是超级大国之一,当然也会顺应世界局势的改变。
很大概率,中俄的合作还在,但相较于之前的紧密相连,估计会放松不少。
只有多元化的合作下,才能规避掉一些合作带来的风险,好比中俄之间的隐藏的隐忧。
对外合作需要重视,发展自身更是重中之重,合作确实能加强国家的实力,但自身强大了才是硬道理。
要牢牢掌握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