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印度敢说"不",特朗普惩罚再加码,莫迪政府罕见硬气回怼。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印度这次真能挺直腰板,坚持说"不"吗?
特朗普最近可真是被印度气得够呛。他前几天还在信誓旦旦地对媒体说,印度准备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结果话音未落,就被现实啪啪"打脸"。
【特朗普威胁将大幅提高印度关税】
印度不仅没停购,反而表示印俄关系稳定,不受第三方摆布。这一下可把特朗普惹毛了,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开喷,怒斥印度"不识抬举",还放狠话要大幅提高对印度的关税。
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特朗普特别强调,印度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后转手倒卖赚差价,根本不在乎乌克兰人的死活。他声称要"主持公道",准备给印度点颜色看看。不过说真的,特朗普所谓的"公道",恐怕更多是冲着印度的不听话来的。
要说莫迪政府这次也是够刚的。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印度外交部当晚就发声明硬刚回去,直接把美欧给怼了一通。
声明里说得明明白白:我们买俄油是因为欧洲人把传统石油供应都给占了,而且当初还是美国自己鼓励我们买的,说是为了稳定全球油价。
【印度指责美国"双标"】
更绝的是,印度还翻出美欧的"旧账"--2024年欧盟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比印俄贸易多出好几倍;美国自己也没少从俄罗斯进口铀矿、化肥这些战略物资。这波"双标"指控,直接把美欧给整不会了。
不过话说回来,莫迪政府这次虽然表现得挺硬气,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手里能打的牌实在少得可怜。
经济上,印度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可不低,很多关键产业都得靠对美出口来赚外汇。科技领域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印度科技大厂遍地,但真正的高端技术还得看美国脸色。
国际舞台上,印度也没什么铁杆盟友能帮着撑腰。所以别看现在喊得凶,真到特朗普把关税大棒挥下来的时候,莫迪怕是还得认怂。
【对中国买俄油,美财长承认美国"没有太多筹码"】
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了。同样是买俄油的大户,特朗普对中国那可是相当"客气"。倒不是他不想搞中国,实在是搞不动啊!
之前特朗普政府不是没试过在经济、贸易、科技各个领域给中国使绊子,结果呢?不仅没占到便宜,自己还碰了一鼻子灰。
经济方面,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简直就是"金钟罩"。美国加关税?没关系,我们内循环照样转得飞起。
贸易领域就更精彩了,中国在全球的贸易伙伴多得数不过来,这个市场不行就换那个,根本不带怕的。反倒是美国自己,加征关税导致国内物价上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后还得自己买单。
科技战就更有意思了。中国这些年埋头搞自主研发,从芯片到航天,突破一个接一个。
【中国手握稀土"王牌"】
更绝的是手里还握着稀土这张王牌,这玩意儿在现代工业里简直就是"工业维生素",而美国大部分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特朗普再横,也不敢在这件事上玩火。
所以你看,同样是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能谈笑风生,印度就只能硬着头皮死撑。说到底,国际舞台上还是实力说话。印度整天嚷嚷着要"超越中国",可真到关键时刻,家底厚不厚实就全暴露出来了。
现在最尴尬的恐怕要数莫迪了。特朗普那边已经放出风声,要大幅提高印度关税。虽说具体数字还没定,但不管怎么样,对印度经济也是致命打击。
可要认怂吧,面子上又过不去。毕竟印度这些年一直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被美国当软柿子捏,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肯定要炸锅。
【印度不敢和美国彻底"撕破脸"】
要知道,美国之所以盯着印度不放,除了石油问题,更深层的是要切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但印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便宜石油不买白不买,转手还能赚差价,这种好事上哪找去?更何况,印度一直想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既不想得罪美国,又舍不得俄罗斯的军火和能源。
不过特朗普可不管这些弯弯绕绕。在他眼里,不听话就该挨揍。现在的问题是,印度既没有中国那样的硬实力,又放不下"大国架子",最后很可能沦为美俄博弈的牺牲品。
说到底啊,国际政治就像打牌,手里没牌光会叫唤是没用的。中国能跟美国叫板,是因为握着一手好牌。印度想学中国,可惜牌技和牌面都差得远。
这次关税风波,很可能成为检验印度"大国成色"的试金石。只是不知道莫迪总理,准备好应对这场硬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