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内部早就炸了锅。《星期日泰晤士报》直接定性:冯德莱恩对特朗普"投降"。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的批评更狠:欧盟"世界巨头"的幻想,今年彻底崩了--屈服美国关税压力、地缘冲突当看客,靠4.5亿消费者撑场子的时代结束了。这话说得一针见血,过去欧盟总觉得自己经济体量大就有话语权,现在被现实啪啪打脸。
就在冯德莱恩忙着甩锅中俄时,特朗普干了件特别打脸的事:8月11日突然签令,把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的暂停期延长90天。这个时间点很微妙--原定8月12日到期,而就在截止日前,美国多个商业团体正联名上书,求政府"别折腾,企业扛不住"。
特朗普这手"最后时刻策略",玩的就是心跳。表面看是极限施压,实则暴露美方软肋:美国企业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看看数据就明白:中国14亿人的消费市场,每年给美国企业带来数千亿美元营收。真撕破脸?苹果、特斯拉、波音的财报第一个喊疼。难怪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斯坦说,这次延长"至关重要",能让企业制定中长期规划。
中方的反应也很有意思:8月12日立刻公告,同步暂停对美24%加征关税,保留10%税率。两边默契得像彩排过。"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已成共识。特朗普再疯,也不敢真掀桌,毕竟中期选举在即,经济数据可比嘴炮重要多了。
冯德莱恩硬给中俄扣"盼西方内斗"的帽子,纯属转移矛盾。中国外交部早把话撂明白了:贸易战没赢家,保护主义害人害己。中方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有分歧?坐下来谈!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才是正道。这话不是说说而已,看看实际行动:
特朗普关税大棒挥来,中方反制留足余地,还主动扩大开放。这叫"欢呼雀跃"?这叫负责任大国该有的定力。至于俄罗斯,欧盟自己都承认:50%的钢铝关税还压在欧洲头上,出口连年萎缩。数据显示,自2018年美国对欧钢材加征25%关税以来,欧盟对美钢材出口已从每年460万吨降至2024年的380万吨。这损失,难道也要怪到中俄头上?
冯德莱恩扯中俄,无非想哄住特朗普:"咱别内耗了,中俄才是共同对手!"可特朗普的总统令啪啪打脸--人家转头就和中国"休战"去了。这套把戏,连欧洲媒体都看不下去,《世界报》直接发文质疑冯德莱恩的言论站不住脚。
回头看看这场闹剧,中方早把结局说透了:"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个预言正在应验:
美欧协议里,欧盟企业苦哈哈接受15%关税上限,美国芯片和能源商笑纳天价订单;特朗普延长对华休战,背后是苹果、特斯拉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老百姓呢?全是埋单的冤大头--美国通胀高企,欧洲物价飞涨,谁受益了?只有军火商和政客。
看看现实吧:当美欧还在关税问题上扯皮时,中国已与东盟、非洲、拉美深化合作;当西方大搞保护主义时,中国进博会、服贸会越办越红火。这格局,这眼光,孰高孰低,明眼人一看便知。冯德莱恩们该醒醒了,甩锅中俄解决不了问题,合作共赢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