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土交通部当天曾表示,据推测,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是由飞机撞上鸟群引起。
南都记者了解到,时至今日,"鸟撞"事件仍然是飞机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也是航空界的世界性难题,国际航空联合会已将"鸟撞"列入A级航空灾难。
受鸟类迁徙及其生活习性的影响,鸟撞具有突发性、季节性等特点。据统计,我国在2006-2015年十年间共发生鸟击事件17135起、鸟击事故征候1125起。2015年,中国民航运输类飞机因鸟击导致的事故征候有185起,占全年各类型事故征候总数的49.47%,是第一大事故征候类型。
有数据显示,根据动量定理测算,一只体重为500克的鸟与时速为370公里的飞机相撞,将产生3吨的冲击力,而一只7公斤的大鸟撞在时速为960公里的飞机上,冲击力更是会达到144吨,飞机相当于遭到了一枚炮弹的袭击。
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飞机与鸟类发生撞击概率最高的部位是发动机,然后依次是机翼、风挡、雷达罩、机身、起落架,而鸟撞飞机事件中有至少80%是发生在起飞和降落阶段。为了确保飞行安全,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驱赶飞鸟,二是加强和提升飞机自身的结构和性能。
具体来说,全国各地的机场大多配有专门进行驱鸟工作的驱鸟员。同时,机场地面也应用了定向声波驱鸟器、风动恐怖眼、拦鸟网等多种物理设备驱鸟。机场还可以通过清除杂草、清除积水区域内的底栖生物,改变鸟类栖息地、觅食地分布等方法减少靠近机场的鸟类。
在抗鸟撞飞机设计上,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理念。一种是"以硬碰硬",通过改善飞机材料,以提升强度来应对鸟撞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二是采用吸能材料,如同海绵吸水,机体材料会吸附冲击力,保证飞机结构不受损失。这种做法目前在汽车上的应用非常普遍,但对于飞机上应用的研发和普及程度而言,也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