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谭邦和分析,这些都属于同音错别字,可能是同音字输入错误,也可能是 AI 识别出了岔子。他还强调,正确书写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共识,可近些年字幕错别字频繁出现,这不仅暴露了知识短板,更反映出工作态度的问题。
消息传开后,网友们也炸开了锅。一部分网友觉得,这可是大荧幕作品,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电影字幕的受众广泛,尤其会对青少年学习汉字产生误导,甚至还可能让海外观众质疑中国文化的严谨性。但也有不少观众觉得,《哪吒 2》在剧情、特效、角色塑造等核心方面都相当出色,字幕的这些小瑕疵并不影响整体的观影体验,大家应该多些包容。
其实,这也不是影视行业第一次出现字幕错别字的情况了,这反映出整个行业在后期制作中,字幕审核机制存在漏洞,要么是过度依赖 AI 识别,要么就是赶工太急。对于已经上映的《哪吒 2》,或许可以通过流媒体平台修正字幕;而未来的影视作品,制作方真得增设多轮人工校对,甚至邀请语言学专家参与审核,把好字幕质量关。
《哪吒 2》这次的错别字争议,给国产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看到观众对优质内容又爱又 "挑剔" 的态度。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