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倒卖稀土被中国抓了个正着 中方反制已就绪

2025-07-31 15:47  头条

国际上围绕着稀土的博弈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今的中国几乎在稀土领域,已经达到了垄断地位。

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当然不缺稀土矿,但是他们缺的是精炼技术,哪怕是他们已经挖出了矿石,也必须要拖到中国来才能进行加工。

他们从中国这里拿不到,只能到其他地方那边用高价购买,缓解自己的稀土困境。

因此而盯上了美国的泰国和墨西哥,就此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中转站。

为了将稀土成功运出去,他们可谓手段频出,花样不可谓不多。

泰国和墨西哥想要帮忙转运,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给稀土改名换姓,换个包装运出去。

当中国的稀土运到这两个国家之后,他们就会在当地的仓库对这些稀土进行重新包装。

他们把这些稀土直接伪装成铁矿石、锌精矿,甚至直接塞到瓷砖胶带、饮料瓶里偷偷运走。

更夸张的是,不少走私的人还会直接用铝箔把锑腚包起来,试图以此躲过X光的检测。

在这些种种伪装之下,广西日新金属化工有限公司的泰国子公司,在半年内就向美国输送了3366吨锑产品,同比增长了几十倍。

但是泰国全国目前也不过只有一座锑冶炼厂,产能几乎忽略不计,更遑论墨西哥本来也只有一个锑冶炼厂,在之前就已经处于长期停工的状态,甚至到了今年四月份,这个厂才正式复工。

仅靠这两个几乎相当于没有的厂子,不可能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出口量,这些货物的来源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除了伪装以外,他们还通过伪造产地的方式来绕过中国的管制。

泰国一家物流公司就会将中国稀土重新成为泰国制造再出口到美国。

墨西哥同样也在利用美国的自贸协定伪装原产地证明,让关税直接下降90%以上。

就是通过这些层层伪装,从2024年12月份到2025年4月份,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锑足足有3834吨,比过去三年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这两个国家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生产能力,明眼人自然一看就知道问题所在。

泰国和墨西哥之所以愿意冒这么大的险帮助美国,当然是因为其内的利润实在可观。

泰国和墨西哥的物流商在转运的时候,可以拿到大笔的佣金。

而美国通过墨西哥渠道购买稀土,成本要比合法途径低不少,哪怕被查到了罚款,也依然存在利润空间。

更何况,美国法院之前还裁定过第三国转口的稀土不受国内法约束,等于是进一步的变相鼓励走私,甚至企图将它们包装为合法化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进一步加大稀土出口管理的我们,在技术上直接给每一克稀土都标上了唯一的编码。

拥有了电子身份证的稀土,从矿山到出口,几乎每一步都能查到他的具体去向。

与此同时,深圳海关目前使用的智能检测设备更是能够在10秒钟内就认出伪装成瓷砖胶的钕铁硼磁粉。

香港海关的最新设备,甚至还能直接穿透铝箔。

2025年5月份,我们就查出了25吨伪装成五金配件的锑锭,直接断了美军工的订单。

之后中国进一步的要求稀土出口企业报关的时候必须说明不能转卖给其他国家,并且已经和墨西哥海关进行合作,共享货物的定位和检测信息。

除此以外,中国还明确要求在出口稀土的时候必须要提交终端用户的承诺书。

中国明确要求稀土只能用于民用,只要是想给军工用,就一律不批。

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一套十分完整的稀土监控方案。

从矿山开采、冶炼、出口再到最终使用,全程都能进行追踪。

中国的这些反制措施,可以说是效果相当明显。

2025年5月份之后,美国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稀土就变得越发艰难了。

墨西哥的港口堆了不少可疑的集装箱,泰国的保税仓库里更是积压了不少被扣留的问题矿产。

面对这样的稀土困境,欧盟在2025年6月发布的《关键矿产法案》中,也企图通过寻找替代国等各种方式来稳定供应链。

但是因为技术代差等原因,大众、宝马这些主流车企还是只能排着队申请中国的稀土许可证,只能说这一场稀土战争或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技术上中国已经研发出了"无镝磁体",成本比传统材料低40%,说不定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标准,技术差距已经被拉得越来越大。

另外中国推动的"零碳稀土"认证体系,正慢慢变成全球采购的默认标准,证明中国已经掌握了规则的主导权。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各方面优势,已经让美国想要绕过中国供应链变得艰难无比。

早已经在资源争夺战当中占得主动权的中国,让美国想要通过第三国走私来绕过限制变得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