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过去了,除了苹果,围绕智能手机产业的公司发展的都还不错。小米,这个靠性价比弯道超车的玩家,今年6月市值飙升至1.54万亿港元。
随着智能手机得到普及,上游智能手机产业链大大发展之后,移动应用领域的迎来了大发展前景。
兴业证券研究发现,谷歌、脸书等企业的移动广告收入于2012年显著提升,叠加苹果iPhone销量不及预期,不论是美股还是A股,"互联网+"行情里市场转为交易盈利弹性更大的中下游应用板块。
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叠加智能手机渗透率放缓,海量C端用户得以沉淀。在此背景下,手游、微信支付、今日头条、滴滴打车等各类APP相继涌现,这一现象也正式宣告移动互联网内容领域进入爆发期。
此外,移动互联网中下游的商业模式与商业逻辑,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与验证,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也随之调整,从原本聚焦的上游智能手机产业链,转向并加大了对中下游软件应用企业的布局力度。
APP的应用边界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更迭和推陈出新。比如,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以美团为代表的外卖平台的内涵和成长性还大有可为。
以美团为例,它目前的收入结构,正在从以低毛利的外卖业务为主,向更高毛利的零售业务倾斜,未来估值估计还会进一步得到释放。
除了技术的普及之外,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彼时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021:新能源当道
2021年往后的几年里,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车发展迅速,成就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公司股价。
严格来说,A股这一轮行情从2020年一直持续到2022年。这期间,新能源行业景气持续上行,光伏和新能源车等细分行业表现突出。机构也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持续加仓新能源。
这轮行情主要逻辑在于全球对能源安全关注,造就了全球市场对光伏与新能源车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由此推动新能源产业进入全方位发展的阶段。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步入高增元年。据中汽协统计,2021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