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农村低保户是否会被取消的话题在各个村落传得沸沸扬扬,让不少村民心里打起了鼓。其实,农村低保并没有要取消这一说哦。
根据民政部2025年发布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农村低保制度正转向更严格的"精准化"管理,重点是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家庭,确保救助资源能真正帮到困难群体。有以下6类人员将面临低保资格取消的风险:
1. 收入超标家庭:低保是为了保障收入低的困难家庭,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像子女给的赡养费、老人的高龄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加起来超过了当地低保标准,那这个家庭就不符合低保条件了。比如在云南罗平县,有位83岁老人,子女一年支付1.8万元赡养费,使得家庭人均收入远超当地标准,老人的低保资格就被停发了。
2. 财产不符条件者:如果家庭名下有商品房、商铺、私家车(含二手车),或者存款超过了5万元,那就说明家庭经济实力还不错,不符合低保要求。像江苏、辽宁等地就明确把这些财产情况作为判定标准。
3. 虚假申报或隐瞒实情者:有的家庭为了拿低保,通过伪造证明、虚报家庭成员或收入来骗取低保,这种"假低保户"一旦被查实,不仅要被取消低保资格,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对低保政策公平性的维护。
4. 有劳动能力却拒绝就业者:政府给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提供了合理的工作机会,可如果长期拒绝,这种"懒汉保"是不会被政策兜底的。毕竟低保是帮困难人群度过难关,不是养着有能力却不工作的人。
5. 因不良嗜好致贫者:要是家庭贫困是因为家庭成员赌博、吸毒等主观原因造成的,低保资金可不能用来维持这样的非必需支出,这类家庭的低保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
6. 消费行为异常者:如果低保家庭购买了高档电器、股票等非生活必需品,或者私藏财产,说明经济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就需要退出低保了。
总的来说,农村低保政策的调整是为了让低保资金花得更值,让真正困难的家庭得到帮助,大家要理解和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