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呼吸道疾病在症状上有哪些区别?在治疗方式上有哪些区别?周贤梅介绍,流感是指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特点是起病急,传播迅速,通常在冬春季高发。感染者全身症状显著,如高热,体温大于或等于39℃,伴寒战、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一般持续5-7天,部分患者可伴随发热后乏力、进食不香。针对流感的治疗,除常规的对症处理,如退热、补液、中药清热解毒和休息之外,可以在发病的早期(发病48小时内最佳)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等。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常见于气候变化或疲劳后,传播相对较慢。表现为局部症状显著,如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打喷嚏、轻微咳嗽。全身症状较轻,包括低热或无发热,偶有轻度乏力。病程一般为3-5天,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无需特殊治疗。
随着流感高发季的到来,许多网友纷纷"支招",有人在网上表示"可以提前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针对该现象,周贤梅表示,奥司他韦虽被称为"神药",但其作用主要在于早期治疗和暴露后预防。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短期服用奥司他韦有降低感染风险的作用,但对于普通人群,提前服用的意义不大。周贤梅介绍,"不规范使用奥司他韦可能促使流感病毒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的有效性。另外,奥司他韦不能彻底防止感染流感病毒,尤其在病毒未明确流行的情况下,提前服用无法保证预防效果。"
患病后,有很多人会选择不去医院,"硬抗"不适症状。针对这样的做法,周贤梅表示,轻症患者可居家观察,但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嗜睡或紫绀等情况,应尽快就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应高度警惕,尽早寻求医疗帮助,"如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因为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大于65岁的老年人,因为大多合并一些慢性疾病,需特别注意季节性流感、肺炎球菌感染等。此外还有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极度肥胖人群等。"
周贤梅建议,广大市民可以在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医护人员等。此外,市民还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公共交通工具、医院等),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