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到,老人提醒:立秋三不做,一年病不沾!

2024-08-02 17:23  头条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与立春、立夏、立冬一样,都是季节转换的重要节点。

立秋标志着夏季与秋季的过渡期,既有夏季的余热,也有秋季的凉意。通常情况下,立秋后,白天依然炎热,但夜晚温度开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这种天气现象常被称为"秋老虎"。

立秋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7日或8日,具体日期取决于太阳何时达到黄经135度。

今年的立秋定在8月7日,老人提醒:立秋三不做,一年病不沾!

1、不贪凉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贪凉,如洗冷水澡、长时间吹风扇或者空调、穿单衣等,但是立秋后人体的阳气从外往里收,此时人体御寒能力下降,在夜幕降临后如果过度吹风纳凉,很可能导致寒邪入侵,身体可能会出现头疼、面瘫等问题。

特别注意:秋季是锻炼的好季节,运动出汗后更加忌讳贪凉,我们不要洗冷水澡;空调或者风扇冷风切忌正对着头面直吹,同时醉酒或者洗浴后也不要当风而吹,熟睡后头部不可长时间受凉。

立秋后白天虽炎热,可早晚已经明显凉爽,白天我们注意防暑,早晚我们要注意防寒。进入立秋节气,冷热更迭,秋雨侵袭,我们要注意增减衣服,以防中暑和受寒。

2、不熬夜不剧烈运动

立秋时节,大地渐凉,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的状态。这个季节的到来不仅标志着自然界的转变,同时也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炎炎夏日,我们的身体充满了活力和阳气,但随着季节的转换,我们也需要跟随节气的脚步,使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之保持一致。为了适应立秋的变化,我们应该调整生活作息,尽量早睡早起,以保持充沛的精神状态。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3、不要过度进补

秋天有"贴秋膘"的习俗,立秋后多吃一些肉类或者补品,来弥补因夏季食欲不振而导致的身体消瘦,如果大量食用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