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轮谈判:稀土与台湾问题的捆绑(假设性推演)
尽管目前未有公开信息显示第三轮谈判已启动,国盛战略智库研究员李光满提出"稀土应与台湾问题绑定使用"的观点,未来谈判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捆绑。例如,若美国在台海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中国或通过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如暂停对美军工级稀土供应),直接冲击美军装备供应链(F-35战机、核潜艇等),将稀土从经济工具升级为军事威慑手段。
二、稀土为何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王牌?
1. 技术代差:从"资源垄断"到"规则主导"
中国凭借全球70%的稀土产量和90%的精炼能力,构建了"技术-资源-政策"三位一体的战略防线。例如:
⑴技术壁垒:中国掌握高纯度稀土分离技术(如"双锁"机制严防泄密),美国芒廷帕斯矿的稀土需运往中国加工。
⑵规则主导权:中国主导制定《稀土术语》《镨钕金属》等国际标准,并推动"零碳稀土"认证体系,将稀土与绿色经济绑定。
⑶产业链闭环:通过"双循环"战略,国内构建"开采-回收-再利用"动态平衡,国际上绑定越南、泰国等国依赖中国技术,形成"资源在手、技术卡喉"的格局。
2. 军民两用属性:从"经济反制"到"军事威慑"
稀土在军工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为中美博弈的"终极筹码":
⑴军事依赖:美军153种主战装备中87%依赖稀土,F-35战机每架需数百公斤稀土磁铁,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
⑵技术反制:中国通过"一批一证"出口审批和追踪系统,精准控制稀土流向。若对美断供,美军装备生产将面临瘫痪风险,倒逼美国在高科技战(如5G、AI)中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