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高温致灾 南半球世纪严寒 专家警告极端天气成地球新常态(4)

2025-07-21 14:07  央视新闻

极端天气频发 全球变暖是主因之一

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全球变暖是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使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此外,城市化和森林砍伐、湿地破坏等行为则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放大了气候异常的影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和19世纪末相比,地球现在的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将近1.5摄氏度。

来自卫星、气象气球和地面观测的多方数据揭示,随着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热力学定律,大气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空气中可容纳的水汽量便会增加大约7%。这意味着,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大气中积聚的水汽会越来越多,为极端降水天气提供更多"原料";而在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水分加速蒸发,旱情会不断加剧。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 约翰•罗克斯特伦:地球上影响极端天气的各种因素其实是在同时发生,而且它们彼此影响,相互强化。首先就是气温升高,地球越暖蒸发越多,空气里的水汽就越多,这会带来更多的热量和能量,更容易引发极端天气,这其实就是最基础的一步。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更强的风暴,更猛烈的飓风,更多的洪水,还有更严重的干旱,这一点已经被充分证明,但问题不止于此。当升温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相叠加,比如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又会影响区域性的季风系统,进一步放大极端天气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