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用打了?美俄乌三国高官齐聚,特朗普发出邀请,停火终要来

2025-02-18 13:16  头条

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先后通话。这是特朗普执政以来首次与俄乌领导人进行正式对话,乍一看,这似乎是特朗普兑现其竞选承诺的一步,宣扬自己是全球和平的"推动者",但细细一看,这场通话背后的政治角力却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博弈。这不仅是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之间的较量,更是全球大国在未来全球秩序中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场关键战役。

特朗普与普京的对话,表面上看是为了促成俄乌冲突的停火,但实际上,这背后充斥着美国的战略算计。特朗普在谈话中表示,美俄双方将"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的团队进行谈判,试图为这场已持续多年的冲突带来一丝转机。然而,这场通话是否能促使冲突结束,恐怕不仅仅是停火协议能决定的。美国的根本利益一直是通过乌克兰牵制俄罗斯,并削弱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而普京的目标显然是以现有战线为基础,划定停火线,确保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因此,即便美俄在停火问题上达成共识,但双方的战略目标却迥然不同,普京的谨慎不无道理。

普京对特朗普所谓的"停火协议"并不买账,他早就对类似的短期停火表示怀疑。毕竟2015年,俄乌曾达成《明斯克协议》,但却未能真正执行,普京显然不愿再一次因轻率的停火协议而陷入困境。对普京而言,停火意味着安全保障,但如果美国政权更替,他是否能获得真正的保障?特朗普也清楚,自己不能单纯靠停火来证明自己是"和平使者",他更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毕竟这也能为他赢得国内支持和选民的好感。

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不仅涉及俄乌冲突的停火问题,还谈及了未来的会晤安排。特朗普表示,美俄元首可能会在沙特会面,这一提议不仅让人感到意外,也充满了政治暗示。沙特和美国的关系一直较好,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从沙特获得巨额军售订单,并且在他的第二任期内,沙特还向美国表达了加入5000亿美元AI投资计划的愿望。这些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交换,更是美国对沙特在中东战略中的依赖。但沙特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在OPEC+合作上,两国逐渐走向了默契,这让沙特成为美俄会晤的一个理想场所。

然而,普京访问美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前美国的政治气候对俄罗斯的敌意浓厚,普京不仅要考虑安全问题,还要面对西方政界的强烈反应。即便特朗普愿意接待普京,普京也未必敢冒险访问美国。相对来说,特朗普访问莫斯科的可能性更大,但同样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西方各国尤其是民主党,不可能轻易接受特朗普去莫斯科,这将成为他与普京见面的最大障碍。

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又与泽连斯基进行了交流。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透露了与普京谈话的细节,双方讨论了实现和平的可能性,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然而,表面上的友好并不意味着实质性的改变。特朗普并没有承诺访问乌克兰,而且他公开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切实际"。特朗普甚至直言不讳地认为乌克兰不可能收回所有失去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对泽连斯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冷水"洗礼。

特朗普还表示,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3500亿美元的援助,并要求乌克兰"偿还"这笔款项。这一立场与拜登政府的支持态度截然不同,特朗普显然更倾向于从乌克兰得到经济回报,而不是一味地支持其恢复领土完整。特朗普甚至暗示,美国已经为乌克兰提供了太多支持,现在该是时候让乌克兰承担起偿还责任。这一表态不仅打破了乌克兰政府的幻想,也意味着特朗普将采取更加现实的外交政策,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将倾向于俄罗斯。

特朗普的立场与乌克兰的诉求存在巨大分歧。他认为,"土地交换"不可避免,而乌克兰显然不愿接受这一点。泽连斯基希望恢复领土完整,特别是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是乌克兰的底线。但特朗普却提出,乌克兰"割地"的可能性,显然为乌克兰人民带来了更大的不安。这种政策与俄罗斯的立场更为接近,使得特朗普在这场冲突中扮演了一个复杂且矛盾的角色。

在俄乌冲突中,特朗普的战略显然更注重美国自身的利益。他希望通过短期的停火,制造出一个"和平使者"的形象,但实际上这只是美国在全球大国博弈中的一场政治算计。虽然他通过与普京和泽连斯基的通话表现出"外交积极性",但他真正的目标并非让冲突结束,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优势。

无论是特朗普与普京的互动,还是他与泽连斯基的交涉,都表明俄乌冲突的走向并非那么容易预测。各方的利益复杂交织,战火与谈判将继续进行。而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无疑将成为这场大国博弈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