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特朗普政府连续与中方进行高级别对话,还将举行中美第四轮贸易谈判,但他们完全没有缓和对华关系的诚意。日前,特朗普又在社媒喊话32个北约成员国,要求他们对中国加征50%-100%的关税,理由是"中俄关系密切,对华加税能给俄罗斯施压,从而促成停火"。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将多个中国实体拉入所谓的"管制清单"。对此,中国商务部直接用"意欲何为"来回应美方的做法,并在9月13日启动对美国相关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显然,中方看穿了特朗普抢在马德里会谈前施压,就是妄图打一个"猝不及防",来增加对华谈判的"筹码"。因此,中方直接启动反制措施,明确告诉特朗普"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是美国为数不多对中国保有优势的产业。不过,相比3、5纳米的高端芯片,模拟芯片的制程要求不算高,而且中国已经拥有了相当大规模的产能,并且设计难度也不高。因此,中方先在模拟芯片展开反制,只要国内在一个产业上达成成熟,那么进一步削弱美国的优势。
事实上,从佩洛西无视中方多次警告,执意要窜台后,中美之间的信任基础已经动摇。而且,美联储激进加息2年多,没有任何一个规模以上的经济体出现"崩盘"的情况。就连处境非常不妙的阿根廷,其总统米莱也选择了与中国深度合作,已经让国家经贸有了起色。美国或许还觉得,自己可以"放手一搏",施压中国让步,使得局势进入"美国可控"的阶段。但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他们都没有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底气,否则就不会屡次摆出对华施压的姿态,而不进行真正的"强力遏制"。
其实从关税战的情况,就能看出中美两国的"政治逻辑差异"。美国政治的本质,就是"对内循环的表演",其最重要的推动力是选票。因此从美国的角度看,一个议题是否有价值,不是看它能不能被解决,而是它能否提供一个吸引受众,并触动他们情绪的"表演机会"。而对华关税战,对美国就是一个"完美的剧本",它不仅有中国这样的强力对手,还有脆弱的"受害者",以及出色的"救世主"。因此对特朗普来说,解决中美关税问题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表演过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新闻发布会和听证会,以及目标者持续改变的对华强硬政策,特朗普给美国人展现了"保卫国家利益"的"大戏"。若"戏剧"落幕了,那么选票就不好捞取了。
不过,特朗普的"小算盘"打得巧妙,但中方可不会配合他"唱这出戏",直接启动反制措施,瓦解特朗普政府"虚空造牌"伎俩。现在,特朗普若想与中方直接对话,他只剩下AEPC峰会这一个机会。那么,特朗普会改变态度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