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此刻愈发凸显。2024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930亿美元,加拿大对华出口466亿美元,同比增长6.1%,创下多年来首次顺差,2025年前8个月增速进一步提升至7.8%。跨山输油管道扩建后,加拿大对华原油出口一年就突破47亿加元,中方恢复赴加团队游的决定更让其旅游业欣喜若狂。卡尼政府提出10年新增亚洲3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没有中国参与根本无从谈起。
为了抱上中国"大腿",加拿大连外交定位都悄悄调整,从"价值观伙伴"改成更务实的"战略伙伴"。农业部长麦克唐纳在北京直白喊话"现在是2025年,不是2018年了",急于与过去切割;外长阿南德紧随其后与王毅外长通话,高调宣称"加中关系迎来重要转折点"。这种姿态低到罕见的示好,本质上是利益驱动下的无奈选择。
但国际交往讲究"以诚相待",信任破碎后再重建从来不是靠几句漂亮话就能实现。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毛宁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加关系改善需要恢复各领域交流合作,推进解决具体经贸问题,回到健康稳定的正确轨道。这意味着加拿大不能只想要经济利益,却在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含糊其辞。

眼下的国际格局早已不是阵营对抗的旧时代,西班牙顶着美国压力访华,挪威带着诚意而来,各国都明白务实合作才是王道。加拿大要是真想来华分蛋糕,光靠"疯狂示好"远远不够。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正视2018年以来的历史问题,摒弃跟随美国的对抗思维,真正做到相互尊重。
中国市场的大门向来为真诚合作者敞开,但绝不会为反复无常的"捅刀者"开绿灯。卡尼政府的急切可以理解,但"不计前嫌"的前提是"痛改前非"。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加拿大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关键要看它是否真的读懂了时代潮流,是否愿意放下姿态用行动修复信任。毕竟,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更会留给真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