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税收营商环境也不断改善。税务部门围绕让办税缴费更简化、更便捷、更省心,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累计为纳税人压减50%的办税资料和25%以上的纸质材料报送,97%的税费事项和99%的纳税申报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办和掌上办。2024年,世界银行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纳税指标等方面提升很快,与2019年上次评估相比,我国企业年度纳税时间压缩了78.2%,位于各国前列。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四,法治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时期,以法治为保障的税收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在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印花税相继立法实施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法正式颁布。在此基础上,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税收征管法制建设也进一步加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现行税收征管法历经24年后开始全面修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付诸实施,有力保障了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正式出台,将有效推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同时,我们依托智慧税务建设,构建了"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在促进守法、查处违法、规范执法中,努力实现对经营主体干扰的最小化、监管效能的最大化。"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