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忽略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性,美国必须通过贸易逆差向世界输出美元,否则全球经济将陷入流动性危机。
以中美贸易为例,中国对美顺差虽大,但实际利润大部分流向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强行用关税扭转逆差,只会破坏全球供应链,最终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第二是秩序误区。特朗普以企业家思维处理国际经贸问题,缺乏对宏观规则的深刻理解。
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全球经济秩序建立在美元霸权基础上,而这一霸权又依赖于美国的技术、金融和市场优势。
特朗普试图用关税强行改变贸易流向,却忽视了国际分工的复杂性。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的高效产业链并非单纯依赖低价劳动力,而是长期技术积累的结果。
美国若想减少逆差,更应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而非通过打压他国来"拉低"全球分工水平。
第三是时代误区。全球化已进入深度一体化阶段,跨国企业利益交织,零和思维早已过时。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可能加速美元体系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