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特朗普政府却逆潮流而动,挥舞起关税大棒,悍然推行一系列极具争议的关税措施。从对钢铁、铝制品加征高额关税,到对来自众多国家的各类商品广泛征税,这些举措犹如一颗巨石投入本就不平静的国际贸易湖面,激起千层浪。美国这一行为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缩减贸易逆差、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是一种短视的单边主义行径。
这些关税措施一经推出,便迅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愤怒与恐慌。各国纷纷站出来,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予以强烈谴责。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加拿大、日本等经济体,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了直接冲击,它们均明确表达了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对态度。欧盟贸易专员痛斥美国的行为是对多边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称这将给全球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加拿大总理也言辞激烈地指责美国,强调其做法严重破坏了两国之间长期以来建立的贸易互信关系,让加拿大的相关产业遭受重创。
而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同样对美国的关税措施表达了深切担忧和坚决反对。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推动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但美国的关税大棒却打破了这种良好的合作局面。中国政府多次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给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此外,众多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也纷纷发声,指出美国的关税措施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
印度 "清奇" 观点横空出世
就在全球都在齐声谴责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时,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却在孟买印度全球论坛上抛出了一番令人大跌眼镜的言论 ,他称贸易战有利供应链公平,对印度而言是利好消息。这一观点与国际社会主流看法背道而驰,瞬间吸引了各方关注。
戈亚尔还试图为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开脱,将贸易混乱的源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才是导致如今贸易混乱的罪魁祸首。他在论坛上大言不惭地表示:"如果有人问我,我们为什么处于今天的境地以及为什么要经历这种动荡,其实起点可以追溯到 21 世纪初,当时中国被接纳为 WTO 成员。" 这种毫无逻辑的指责,实在是荒谬至极。中国加入 WTO 以来,一直严格遵守规则,积极履行承诺,为全球贸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是中国通过正当竞争和辛勤付出赢得的,并非所谓的 "不公平贸易"。 而印度商务部长的这一言论,无疑是在混淆视听,试图转移国际社会对美国错误行为的关注。 此外,谈及印度国际投资时,戈亚尔依旧不加掩饰地吹捧美西方国家,宣称相较于中国投资,"基于战略利益",印度更加欢迎来自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投资。在印度,戈亚尔上述观点拥有不少支持者。《印度时报》不久前报道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印度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印度巴罗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丹・萨布纳维斯还说,印度关税低于其他竞争者,"这可能是一个优势,因为我们可以扩大规模并替代这些国家的出口" 。
印度算盘打得响
印度之所以会认为贸易战对其有利,背后有着一系列看似合理的盘算 。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看,印度认为,贸易战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动荡,许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会重新审视其全球产业布局 。而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广阔市场和相对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自认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能够吸引大量外资涌入,从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例如,苹果公司就曾计划从印度向美国扩大 iPhone 出口规模,以应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关税压力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高达 54%,而对印度商品的关税仅为 26%,这一税率差异促使苹果调整短期出货策略 。尽管这一举动被视为应对关税的权宜之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印度在贸易战背景下吸引外资的潜力。
在扩大出口方面,印度觉得贸易战让许多国家的出口受阻,而自己的关税相对较低,有可能替代其他国家扩大出口规模 。印度巴罗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丹・萨布纳维斯就曾表示,印度关税低于其他竞争者,"这可能是一个优势,因为我们可以扩大规模并替代这些国家的出口" 。此外,印度还盯上了中美贸易战中的一些市场空白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根据一份研究结果,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印度可以填补美国撤出后的中国商品市场 。研究选出了至少 100 种商品,认为印度可以在中国棉花、玉米、杏仁、小麦和高粱市场中占有更大份额 。
基于这些考量,印度在贸易战中的应对策略也逐渐明晰 。在外交层面,印度积极与美国展开谈判,试图达成双边贸易协议 。尽管印度面临来自美国高达 26% 的 "对等关税" 税率,但它并未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而是选择将精力集中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上 。2024 年 2 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试图沟通关税问题 。印度还通过降低波旁威士忌和摩托车等商品的关税来安抚特朗普,并且扩大了降税范围,涵盖了美国对印出口商品的约 55% 。印度还取消了对数字广告征收的 6% 的税,降低了美国科技巨头的成本 。印度两大电信运营商信实吉奥(Reliance Jio)和巴蒂电信(Bharti Airtel)达成协议,将埃隆・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引入印度 。这些举措旨在改善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为印度争取更多的贸易机会 。
在产业政策方面,印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吸引外国制造业企业 。例如,印度推出了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对那些产量超过基线的公司给予奖励,以吸引外国制造商 。印度还不断增加质量控制指令,设置非关税壁垒,试图保护本国产业 。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国内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从 2015 年的 16% 降至如今的 14%(而中国约为 25%),私人投资停滞不前,外国直接投资也出现了逆转 。
现实很骨感
然而,印度的这些美好设想在现实面前却显得不堪一击 。从经济对外依存度来看,印度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出口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 。美国的关税措施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对印度的出口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以印度的钻石行业为例,印度苏拉特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加工和抛光中心,美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 26% 的所谓 "对等关税",让苏拉特的钻石行业从业者忧心忡忡 。目前,苏拉特的钻石生意陷入停滞,人们都在观望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从业者表示,一些加工商可能会因此被迫减产甚至关门歇业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将会导致钻石出口价格上涨,削弱需求 。苏拉特钻石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有大约 70 万人从事相关工作,而美国 "对等关税" 政策正在威胁着这些人的生计 。
再看印度的制造业基础,虽然印度自认为拥有庞大人口和廉价劳动力,能够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印度制造业基础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 。印度工人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工人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 。据相关统计,印度约有 80% 的劳动力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这使得印度在生产高质量产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落后,电力供应不稳定,时常出现停电现象,这对于需要连续作业的工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困扰 。印度的物流成本高昂,运输效率低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印度的营商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政策的不稳定性、官僚主义的盛行以及腐败问题的存在,都让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例如,印度政府对外资企业的要求苛刻,如要求中国小米、OPPO、Realme 和 VIVO 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关键职位 。这种政策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决策 。印度还时常对外资企业进行高额罚款,让许多外资企业在印度遭遇挫折和失败 。
在全球供应链转移方面,印度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尽管印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吸引外国制造业企业,如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但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印度国内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从 2015 年的 16% 降至如今的 14%(而中国约为 25%),私人投资停滞不前,外国直接投资也出现了逆转 。许多原本计划在印度投资设厂的企业,在经过深入考察后,纷纷放弃了这一计划 。例如,富士康曾计划在印度投资建厂,但由于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以及土地纠纷等问题,最终放弃了在印度的投资计划 。
甩锅中国,毫无逻辑
戈亚尔声称中国加入 WTO 导致贸易混乱,这种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毫无逻辑。事实上,中国加入 WTO 是对全球贸易发展的重大积极贡献。自 2001 年加入 WTO 以来,中国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各项承诺,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关税削减方面,中国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决心。中国关税总水平从 2001 年的 15.3% 降至 2010 年的 9.8%,农产品平均税率也从 23.2% 降至 15.2%,远低于发展中成员的平均关税水平 。中国还取消了 424 个税号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开放了 100 个服务分部门,接近发达成员的平均开放水平 。这些举措为全球贸易创造了更加公平、开放的环境,促进了各国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
在市场开放方面,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准入,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加入 WTO 后,中国积极吸引外国机构和个人来华投资兴业,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从 2001 年的 468.8 亿美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1363.2 亿美元,年均增长 6.9%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在贸易贡献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 年,中国进出口 5.94 万亿美元,连续 7 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中国出口下降 4.6%,出口国际市场份额 14.2%,与 2022 年持平,较 2021 年峰值(14.9%)有所回落,但较疫情前(2019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进口国际市场份额 10.6%,与 2022 年基本持平 。中国与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主要贸易伙伴关系,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 。
此外,中国还在 WTO 框架内积极参与谈判,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中国全面参与 WTO 谈判,推动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和《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促进了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 。2023 年,中国成为首个完成《渔业补贴协定》批约的发展中大国,引领完成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推动 WTO 实质性结束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部分谈判 。这些努力都充分证明了中国是全球贸易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而不是所谓的破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