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红星报》报道,声称苏-34战斗机在乌克兰战场上首次发射了"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激发了对俄军可能在战场上获得重大优势的广泛猜测。
然而,这股由俄媒引发的热潮尚未平息,就遭到了来自同一国家的媒体"今日俄罗斯"的辟谣。后者指出,《红星报》的报道有误,苏-34战斗机因技术原因并不具备发射"匕首"导弹的能力。根据俄罗斯官方媒体的更正,能够挂载并发射"匕首"导弹的,迄今为止仅限于经过专门改装的米格-31系列截击机。
这一辟谣不仅揭示了"匕首"导弹使用上的苛刻条件,也无意间透露了俄军在高超声速武器使用上的技术细节。俄媒进一步指出,米格-31K发射"匕首"导弹的条件相当特殊,需要在特定的高度和速度下才能发挥出导弹的高超声速特性。这一信息表明,尽管"匕首"导弹在实战中展现出一定的威力,但在适用性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局限。
在对"匕首"导弹的使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时,米格-31K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一款经过专门改装的高空高速截击机,米格-31K在发射"匕首"导弹时需要达到极为苛刻的速度和高度要求。据俄媒报道,米格-31K必须爬升至平流层,并达到至少2.5马赫的速度,才能释放"匕首"导弹。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利用了米格-31K本身的高速性能,为"匕首"提供一个高速的初始助推。
在这种发射模式下,"匕首"导弹得以在高空获得一个较高的初始速度,并利用重力进一步加速。这种独特的发射方式,显然是为了最大化"匕首"导弹的性能。然而,它也暴露出一个明显的弱点,即对载机的依赖性。米格-31K的高速和高空性能,成为了"匕首"发挥高超声速潜力的关键。
对比之下,苏-34战斗机虽然也能携带"匕首"导弹,但其最大速度和升限均不及米格-31K。《红星报》的错误报道,以及随后"今日俄罗斯"的澄清,都反映出苏-34并不具备在高速和高空条件下发射"匕首"导弹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俄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战术上的制约。
苏-34战斗机作为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斗轰炸机,其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备受瞩目。然而,从性能参数上来看,苏-34在发射"匕首"导弹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苏-34的最大速度为1.8马赫,最大升限仅为1.5万米,而"匕首"导弹要求的发射条件显然超出了苏-34的这一能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