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荐的同事回忆:"我们共事时,王荐常常工作至深夜,那份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工作的前23年里,王荐坚持原则、起早贪黑、埋头耕耘,他曾向专案组工作人员坦言:"我以前对收钱很反感,甚至看不起,更不可能去吃拿卡要。"
2018年1月,王荐调任万源市教科局任党组书记、局长。上任伊始,王荐为了避免与商人老板、校长、老师单独接触,引来一些不必要的猜忌和"闲话",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凡是有上述人等向他汇报工作,一律安排在有人在场的办公室进行。
然而,"有心人"都善于"钻空子"。当年夏季,万源市各学校领导班子面临调整,有一位与王荐相熟的校长杨某找到王荐,表示想调整到规模更大的学校任校长。王荐认为规模大的学校情况比较复杂,杨某的性格不太适合,便当场拒绝了他。不料杨某立马从包里掏出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扔给王荐就离开了,王荐拿着信封追出办公室,对方早已不见人影。
之后,王荐多次要把钱退还给杨某,杨某都拒绝了。退钱无果后,王荐一想,干脆把钱上交纪委,但又担心自己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不是人,内心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
纠结徘徊之中,王荐颤抖着双手拆开了信封,3万元现金映入眼帘。"这相当于我那时半年的工资了。"那一刻,他对金钱的渴望战胜了内心的坚守,怀着一丝忐忑,收下了这笔钱。从此,他廉洁自律的大门被狠狠踹开……
贪腐沉沦 廉洁堤坝一溃千里
王荐从"对收钱反感"到"为收钱定标准",源于这样一件事。那是王荐第一次去"送钱"的时候,当时王荐想调整岗位,身边的朋友便向他建言:"要多去向领导汇报,不能仅限于口头汇报。"
听了朋友的话,他鼓起勇气揣着1万元现金去找领导"汇报工作",当把钱递给领导那刻,领导大发雷霆,把钱扔在了地上,王荐只好捡起钱悻悻离开。这次经历,王荐不仅没有从中深刻反省自身的过错,反而促使他在后续面对金钱诱惑时,发展出一套自我安慰的"换位思考"逻辑。他开始以一种体谅的姿态,去理解商人、校长乃至老师"送钱"的微妙情感,为了不损伤对方的颜面,他选择了一一笑纳,并给自己定下"收钱不超出5万元"的标准。
2018年6月,离城区较远学校的一名老师苟某某想调到城区附近的学校。苟某某找到王荐帮忙,并承诺事成之后定会重谢。但当时城区周边学校并没有教师岗位空缺,只有一所学校空缺教导主任,但是,苟某某并不符合调动条件。为了让苟某某达成所愿,王荐将其在本校"火线"提拔为教导主任,然后再顺利调入那所学校。事后,得到"关照"后的苟某某给王荐送去2万元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