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女子花1.2万元查出男友5年开房记录, 当事男子直呼太可怕

2025-10-02 11:58  头条

9月30号这桩事,一下子窜到热搜榜第6位:有个男人过去五年的开房记录,被他女友掏出一万二千块买下;还有一次,她又花了780元查出他常用的快递地址,然后拿着这些资料去当面质问他。

男人看到那些证据时,直呼不可思议,表情懵了。

媒体一爆料,网友讨论立刻炸开锅。

不少人盯着个人隐私被当商品交易这一点,直言那条信息买卖的市场真让人害怕;

也有人把批评点给女朋友,emm,认为花这么多钱查人就是不信任的表现,劝她赶紧分手;

还有一批人更关心法律和安全问题,怕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捡去就会出乱子。

评论区里各种声音都有,但甭管怎么吵,有一点绕不开:竟然能直接花钱买到这些资料。

先把事儿理一理,倒过来讲讲来龙去脉。

结果是女方最终拿到这些数据,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她先是在网上找到有人卖个人信息的服务,按卖家要求把对方的身份证号等资料交上去,付了钱,卖家随后把号称的开房记录、住址等"查询结果"发来。

拿到这些材料后,她又额外花了780元去核查他常用的快递收发点,拿到地址之后就当面或在聊天里去对证。

男方在被核对时显得很震惊,完全没料到竟有人能把这种东西掏出来对照。

说老实话,我看这些报道的时候也多少有点不敢信。

以前听说过"个人信息像盲盒随便买卖"这种说法,我总觉得夸张到不真实。

看了这条新闻我又自己去查了下,发现网上确实有些号称能凭身份证号查个人信息的服务,卖家会把能查的项目列出来并标明价格。

有的按项计费,有的整套打包卖,标价挺直白的。

照理说,未经允许买卖个人信息是违法的,可现实里还是能找到做这事儿的人和一张张价目单。

回到当事人之间的细节上来。

女友为查开房记录掏出了1.2万元,这钱不小,说明她下了很大决心。

当她查到快递地址并当面核对时,那一刻成了分水岭:纸面资料和现实对得上了,他也只好承认或给出个说法。

媒体说他"太不可思议",这也能理解--谁准备好被这么翻旧账啊,真让人无语。

网上的声音大体分成两类,比较好分辨。

一派人觉得这事暴露了个人隐私保护的漏洞,担心不只是情侣间的矛盾,更多人的信息都可能成为有价商品;

另一部分人更站在感情角度看,认为花钱去买这些就说明关系里没了信任,再黏也别指望长久。

还有人把目光放到技术和制度层面,觉得应该有更硬的监管去堵住这些交易通道。

这类服务到底咋运作,报道和我查到的线索勾勒出个大致轮廓:卖家要你提供身份证等身份信息作为查找依据,宣称能回溯多年的记录,交易在线上完成,价格根据查的内容上下浮动。

具体能查到哪些数据、查得有多全,这很难被外界核实,但至少确实有人能交出看上去完整的"报告",足以让当事人信以为真。

放在更大的背景里看,个人信息越来越多地留在网络和各类平台上,理论上这些数据受法律和平台规则保护,但实际操作里信息流通的路子复杂,监管常常跟不上。

面对这种局面,普通人常常既感到无能为力,又觉得很无奈--想安安心心过日子,可又总担心哪天有人把自己的过去掏光了。

说到这儿,留个问题给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

你会不会也花钱去查对方,还是选择直接摊牌,或是有别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