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商务部29日撤销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作出强硬回应,强调美方此举"出于一己之私将出口管制工具化",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稳定。
三星电子工厂 资料图
事件核心:美国商务部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三星中国半导体、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移出VEU名单,意味着这些企业未来进口美国技术需逐案申请许可。VEU机制原允许受信任企业简化采购流程,此次调整直接冲击三家企业在华工厂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中方立场:商务部发言人指出,半导体产业"你中有我"的全球化格局由市场规律形成,美方单边行动将导致"设备断供风险",可能使10纳米级DRAM和128层以上NAND技术升级停滞,直接影响AI芯片生产。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并明确将依据《反外国制裁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
企业影响:三星西安工厂承担全球15.3%的NAND闪存产能,SK海力士无锡工厂占全球DRAM产能近50%。若设备供应受限,两家企业的技术迭代可能停滞,而英特尔大连工厂(已被SK海力士收购)的NAND生产线亦面临不确定性。行业分析指出,此举或加速中国存储芯片国产替代进程,长江存储等本土企业有望填补产能缺口。
国际反应:韩国政府已就此事向美方表达关切,而美国设备股(如科磊、泛林半导体)因对华业务风险加剧集体下挫2%,美光科技则因竞争格局变化逆势上涨1.5%。分析认为,美国试图通过"精准遏制"重构产业链,但中国高技术产业前五月实际使用外资超千亿元的事实,显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未被动摇。
商务部强调,中方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半导体产业的开放合作生态。这场博弈不仅关乎三家企业的运营,更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链在大国战略竞争下的深层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