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生被造黄谣出现情绪障碍休学,法院判赔9162.98元

2025-04-24 17:25  头条

"我差点死在学校厕所里。"这是北京延庆13岁女生刘某在起诉状中写下的话。昨天(4月23日),她的维权故事冲上热搜--法院判决造黄谣的男同学赔偿9162.98元,为校园霸凌划下一道法律红线。

一张嘴毁掉一个人,值吗?

2023年2月,王某在校内散布刘某"私生活混乱"的谣言,性暗示内容像病毒般蔓延。同学窃窃私语的眼神、厕所隔板上的涂鸦,把原本开朗的姑娘逼到割腕、吞药,最终确诊情绪障碍休学。"她每天缩在房间角落发抖,连亲妈递水杯都会尖叫。"家长含泪说。

法院判决:黄谣不是"小孩子恶作剧"

延庆法院的判决书里藏着两个关键细节:一是判赔的9162元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连补课费都算得清清楚楚;二是法官特意强调"青春期女生最在乎同学评价"。这等于直接打脸那些说"小孩闹着玩"的人--法律告诉你,13岁孩子的尊严,值九千块!

比赔钱更重要的是这个细节

刘某休学8个月后,带着法院判决书重返校园。她在感谢信里写:"原来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而造谣的王某家连夜转账赔款,家长还被法官约谈教育。有网友翻出旧案对比:三年前类似事件,受害者只能转学,造谣者却全身而退。

校园黄谣正在变异,家长必看

法官揭秘:现在学生造黄谣早不是传纸条,而是建微信群、发短视频。北京这起案件首次把"融合式审判"用在中学生身上,不仅判赔偿,还联动学校做心理疏导。法律专家提醒:满14周岁造谣严重可能入刑,别以为未成年是护身符!

九千块买不回女孩被撕碎的自尊,但这份判决让所有人看见:被黄谣攻击时,沉默是最糟的选择。如果你家孩子正遭遇类似困境,记住两件事--第一时间报警验伤,第二保存所有聊天记录。法律这把刀,得握在受害人手里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