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访问3国,特朗普贸易稀土两手抓

2025-10-28 09:49  头条

特朗普这波 "一手外交、一手施压" 的操作,简直把地缘博弈玩出了新花样。

美国总统特朗普

当地时间10月23日,白宫刚官宣特朗普10月24日晚启程访问马来西亚,接下来将依次到访日本、韩国,而中美会晤则是此次行程的"压轴大戏";

转头《纽约时报》就爆出猛料,说特朗普政府已经提前放出风声,准备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2020年签订)的执行情况对中国启动调查,结果可能第二天就公布。

一软一硬的两套动作凑到一块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绝不是巧合。

先来特朗普这趟亚洲行,看着是"走亲访友",骨子里全是算计。

先去马来西亚,说白了就是想抢供应链的主动权--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的重要基地,美国想把这里的企业拉进自己的 "科技小圈子",减少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

有消息说,随行的美国商务代表团已经提前跟马来西亚的几家芯片企业谈好了合作意向,就是想在半导体领域再布一道 "防华墙"。

美方经贸团队

再到日本和韩国,更是典型的 "胡萝卜加大棒"。

对日本,特朗普一边承诺放宽部分汽车零部件的关税限制,一边逼着日本在印太框架里更积极地配合美国;

对韩国,直接要求拿出3500亿美元的投资补贴,办不到就要面临惩罚。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特意把中韩会晤安排在韩国站的最后,就是想借着日韩的 "配合姿态",给即将到来的中美谈判抬价,营造出 "大家都跟我站一边" 的压迫感。

可盟友们真的愿意当枪使吗?日本汽车产业的重要市场就聚焦在中国,韩国也还想着借中国游客拉动旅游经济,自然不想因为美国而丢了饭碗。

韩国总统李在明

至于中方,这次美国要启动的贸易调查,看似是针对多年前的协议争议,实则是特朗普早就预谋好的一招。

不说别的,调查的时间点,就选得太有讲究了--

正好在特朗普启程访亚洲、即将与中方会晤之前。

这明摆着是想打个 "时间差",用调查结果作为谈判筹码,逼着中方在稀土出口、农产品贸易等议题上让步。

而从多边贸易体系来看,特朗普这种动辄用调查、关税施压的做法,早就突破了WTO的规则底线,引起了多国不满。

世贸组织

如今这种 "边谈边打" 的策略,其实是特朗普第一任期贸易政策的延续,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

从今年4月搞 "最低基准关税",到9月加码对华高科技企业的出口管制,再到现在酝酿的贸易调查,特朗普的思路一直没变。

可这种零和博弈的玩法,真的能行得通吗?

之前中美关税战最激烈的时候,美国国内的家电、汽车等商品价格暴涨,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买单;

美国农民虽然拿到了政府的补贴,但失去了中国这个长期市场,长远损失根本无法弥补。

这些历史教训,显然没有被特朗普政府放在眼里。

中美关系

说到底,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和对华贸易调查,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施压大戏",既是为了国内政治的选票,也是为了在亚太地缘博弈中抢占先机。

但在全球经济相互绑定的今天,没有谁能在贸易战中独善其身,只有回到谈判桌前平等协商,才是解决分歧的唯一出路。

而这场聚焦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博弈,最终的走向不仅关乎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将深刻影响全球格局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