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特朗普已指示财政部长向欧洲盟友介绍该计划。
这绝非简单的"通报",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忠诚度测试"。
此前,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北约国家,曾明确拒绝将中国称为"敌人",并阻挠了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实施制裁的提议。
这表明,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存在温差,它们更倾向于战略自主与务实交往。
此刻,特朗普抛出"乌克兰胜利基金",正是在逼迫欧洲在这个核心安全议题上"选边站队"。其潜台词是:"你们欧洲不是最关心乌克兰安危吗?现在有一个让中国'出钱'帮乌克兰的计划,你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欧洲支持,就等于在事实上认同并参与了美国对华的极限施压,中欧互信的政治基础将严重受损。
如果欧洲反对,特朗普政府便可轻易地将"破坏援乌、对普京软弱"的帽子扣在欧洲头上。
这种伎俩,与近期曝光的另一事件如出一辙:据报道,特朗普曾强压欧盟,要求其同步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面对这个明显损害自身经济的"陷阱",一位欧盟官员的回应一针见血:"没有与中国的贸易,我们会淹死的。"
这两件事共同勾勒出特朗普政府的对欧策略:以安全为要挟,以价值观为绑架,强迫欧洲放弃自身经济利益,服务于美国对华的全面战略竞争。
然而,这套看似精妙的"离间计",却因其损人利己、罔顾事实的本质,正遭到来自各方的"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