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青岛。从会议室里走出来的各国防长,或许刚刚产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外交涟漪"。原本为期两天的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按照惯例,大家齐心协力发一份联合声明,为区域安全大合唱定下主旋律。然而,今年这一页却少了印度的签名。
现场气氛微妙。联合声明静静摆在桌面,其余成员国陆续落笔,而印度代表却选择"放下笔杆",冷静旁观。这一举动瞬间点燃全球舆论的好奇心--印度这是要"甩手走人",还是故意"画风不对"?更有意思的是,印度高官并没有缺席会议,而是继续坐在会场,参与互动。简直像是餐馆里点了菜,临吃时却说伙食不合胃口,但又舍不得离席--你说微妙不微妙?
那么,印度为什么偏要在这波多边合作秀上扮演那个"特立独行"的角色?这里得提到一件往事。4月下旬,26名印度游客在印控克什米尔遇袭。就在青岛会议召开前,印度就坚称联合声明中必须提及此事,态度坚决,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上合组织在反恐上的"战斗力"。但其他成员国似乎没打算在声明里明确点名某个国家(实际上是印度想"顺带批评一下"巴基斯坦),结果谈判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