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仅3个孩子老师称依然愿做点灯人

2025-09-03 10:41  头条

9月1日清晨,湖北恩施市白果乡油竹坪教学点,56岁的李西年老师带着全校仅有的三名二年级学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寂静的深山里,孩子们挺直脊背行着少先队礼,注视着国旗缓缓上升。

这个教学点离乡镇集镇有35公里远,车子要在崎岖山路上开差不多80分钟。李老师在这里已经呆了十年,整个教育岗位上也干了34年。如今全校就他一位老师和这三个孩子。

虽说只有四个人的学校,课程却一门不少。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全都照着大纲上。李老师说上午9点准时上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规矩和大学校一样。

最让李老师费心的是音体美这些课。他得自己先上网学,看智慧教育平台,做笔记,然后再教给孩子;实在搞不懂的,就记在本子上,打电话问镇上的专业老师。他说不能亏待了孩子们的教育。

中午吃饭时间,食堂阿姨送来了饭菜:牛肉炒豆芽、土鸡烧土豆干、炒菠菜。师生四人一块儿吃,孩子们吃得香。李老师笑着说饭菜每天不重样,得保证营养。

下午3点10分放学,李老师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沿山路远去。相处一年,他们之间有了种近乎亲情的信赖。山里的路不好走,他总是目送到看不见人影才回屋。

等这届孩子升入三年级,他们就要去集镇中心小学寄宿了。要是没有新生来,这个教学点可能就会被撤掉。李老师心里舍不得,但也明白随着城镇化和教育资源整合,山间的"微小学"终将告别历史。

据悉,像这样的微型教学点不止油竹坪一个。在贵州黔东南丹寨县排调镇党干苗寨教学点,43岁的杨昌军老师也守着两名适龄女孩入学,他已经在那里任教20年。

山里留不住老师是个老问题。条件艰苦,年轻教师待不住,留下的往往要一人教好几门课,精力分散,压力也大。李老师这样的老教师能坚持下来,全靠一股心劲儿。

李西年说能帮到孩子一点,就很满足了。只要还在讲台上一天,他就愿意继续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或许有一天这个教学点会消失,但李老师和他的三个学生,以及那面每周升起的国旗,会成为山里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