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诸葛亮逝世后,为何不让属吏前去奔丧呢?

2025-07-01 11:22  互联网

后主刘禅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234年,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壮大奉献了一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耗尽了最后一点精力,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一生淡泊名利,只因报效先主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一直兢兢业业为蜀汉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后,刘禅却下达禁止奔丧的诏书,结果只有谯周一个人因行动迅速,独自一人来到前线奔丧。那么后主刘禅为何不让丞相府属吏前去奔丧呢?下面依据《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刘禅认为如果丞相诸葛亮属吏都去前线奔丧,蜀汉朝政可能会瘫痪。

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可是天也没有塌,蜀汉国家还在,还得正常运转。如果蜀汉官员因为擎天柱诸葛亮病逝,就失去控制,连手头的工作也丢下不管,盲目前去五丈原奔丧,这个国家也就不会长久了。当时,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益州牧和司隶校尉,在先主刘备去世,也掌权十几年之久。在诸葛亮手下当过差的各级官员、军政要员,还有丞相府的幕僚等等,几乎所有的蜀汉官员都和诸葛亮有关系,就连后主刘禅,还得称呼诸葛亮一句"相父"。

按照当时礼节来说,上到皇帝刘禅,下到大部分官吏,都得前前后后有多少属吏故吏,这么庞大的数目,遍布蜀国各地。 诸葛亮在关中五丈原去世,这么多的人员去关中,或者去栈道奔丧,整个蜀汉政府就会立即陷入瘫痪状态。即使是要有人去奔丧,也得有组织地去奔丧,乱哄哄地奔丧。

其二,刘禅认为诸葛亮灵柩已经被杨仪护送,不久就能回到成都,没必要兴师动众前去奔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