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琼州海峡对新能源汽车上船过海有所限制?
记者注意到,"海口日报"微信公众号专门就此发文进行了解答。
据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介绍,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主要靠电能提供动能,所以在车辆高温暴晒或充电不当等情况下,极易引发自燃导致火灾。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此类火势蔓延速度快,容易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并且难以扑灭,一旦失控,将会严重破坏船舶,并威胁到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2023年12月6日,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海事局印发《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辆滚装运输作业指南》,其中要求:登船后,新能源车辆应在船上划定的新能源车辆装载区域内集中停放。轮船公司根据所属船舶实际情况,每航次载运新能源车辆的数量不得超过船舶载车定额(以小车计)的10%,且总数不超过18辆,电动货车(大客车)与电动小客车折算比例按照1:3进行换算,换算后数量不超过装载的总数限制。
针对新能源车通过港口轮渡过海难、票量少的情况,海口海事局积极指导企业制定新能源汽车专船专班运输方案,2月1日起,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航线启动新能源车"专船专班"运输,缓解新能源汽车过海需求。
当前仍然买不到轮渡票的新能源车主该如何出岛呢?海南就此推出了"人走车留"的出岛备选"第二方案"。
据报道,2月12日,记者从琼州海峡春运返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口市政府协同中国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中铁特货物流公司,已推出车辆优惠托运到家措施,为出岛过海小汽车提供专属保险保障服务。
海口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忠标在会上介绍,为了满足出岛小汽车远程托运需求,提供出岛备选"第二方案",海口市协同中铁特货物流公司,策划推出了车辆"托运出岛"措施。小汽车车主可在12306手机APP主页面点击"汽车托运",进入国铁汽车托运界面操作。为更好服务游客朋友,中铁特货物流主动降低汽车托运费用,中国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一天内形成专属的承保方案,提供针对性保险保障服务。
李忠标透露,目前,从海南托运的汽车,将从海口南站货场或三亚崖州站货场托运出发,到达哈尔滨新香坊、长春、乌鲁木齐三坪、北京顺义等站,具体事项以"汽车托运"界面提示的为准。
3
"出入岛"困境如何根本解决?
在海南省多种方式的疏运举措下,滞留的游客终会踏上归途。
当雾锁琼州海峡,不仅南来北往的旅客被困住脚步,海南出岛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的问题也再次凸显。每逢此时,都会引发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讨论。
记者注意到,近日,有网友通过海南12345热线咨询,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目前是否有建设信息?望告知。
海南方面2月9日介绍,因琼州海峡水道繁忙,且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复杂,在琼州海峡开展跨海大桥等相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为努力突破运输瓶颈制约,将会同交通部门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琼州海峡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2024年2月16日,受琼州海峡大雾影响,海口新海港过海渡轮短暂停航,航拍新海港装载过海车辆的情况。视觉中国 图
记者注意到,2023年以来,海南省发改委曾多次就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事宜作出统一答复。
例如在2023年11月,对于网友建议的"琼州海峡修一座大桥",海南省发改委表示,经研究,琼州海峡水道繁忙,且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复杂,在琼州海峡开展相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为努力突破运输瓶颈制约,构建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琼州海峡运输大通道,目前海南省正在联合广东省大力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协调推动琼州海峡两岸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海口新海港区客运枢纽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届时与广东徐闻南山港区形成对接,旅客过海时间将降至1小时。在此基础上,还将考虑开行快船、水上飞机等多种运输模式,为旅客进出岛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要在琼州海峡上建一座跨海大桥究竟有多难?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曾对媒体表示,在琼州海峡上修建跨海大桥,从技术上来讲,比港珠澳大桥更具挑战性。具体来讲,最大的难度之一是中间有海沟、海水更深。第二是地质覆盖层更深。第三是自然环境更恶劣,包括风的因素。但苏权科表示,跨海通道的建设,无论是桥梁还是隧道,相信未来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撰文指出,海南腹地小、人口少、经济总量不大,是典型的岛屿经济体,对内地经济的依存度高,进出岛物流成本高于内地,仅仅20公里的琼州海峡,耗时却相当于汽车正常行驶数百公里。随着自贸港建设的加速推进,海南与岛外的人流、物流将呈"爆发式"增长,未来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有望增加到2-3亿人次,交通瓶颈制约将日益凸显。因此,"跨海通道工程"硬连接建设"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必须尽快谋划、尽早动工。
结合官方表态,既然跨海大桥的建设暂无明确时间表,是否有其他措施解决"出入岛"困境?有学者提出,针对旅游旺季自驾离岛容易排长队的情况,可以参考实际过海效率对入岛车辆实施限流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预警,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适度控制自驾游入岛车辆。
在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下,外界对海南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此次"出岛难"既是对地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也给社会管理能力、预警机制、基础设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