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21个问题,专家解读王毅答中美关系传递的信号:“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2024-03-08 15:35  环球网

90分钟,21个问题,中国外长记者会释放有关中国外交哪些信号?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7日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是近年来规格最高的一次两会外长记者会,也是王毅首次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的身份在两会上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在约90分钟里,王毅回答了21个问题,不仅覆盖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备受瞩目的大国关系,还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事关全球治理的议题,以及乌克兰危机、巴以局势等全球热点问题。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多名外交和国际事务领域专家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本次记者会提问密度高,信息量大,覆盖到的议题范围十分宽广,超越了传统上外交关注的国与国关系,尤其有多个议题涉及"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显示出中国已处在许多国际事务的中心位置。专家同时表示,从记者会上多个答问可以看出,2024年中国外交或将以"稳定"和"开放"作为主基调。

多个议题涉及"全球治理"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外长记者会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尤其涉及许多"全球治理"话题,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斡旋外交""一带一路""推动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还覆盖到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全球性热点问题。

"中国已经处在许多国际事务的中心位置。"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7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本次记者会关注的议题来看,中国关注的事务和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不仅涉及国与国的关系,也涉及到全球秩序,甚至人与科技的关系。而中国也担负起了大国的责任,对几乎所有热点问题给出了"中国方案"。

比如,在记者会上,埃及尼罗河电视台记者表示,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公正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赞赏,并就中国为结束巴以冲突将发挥什么作用进行提问。

对此,王毅表示,21世纪的今天,这场人道灾难竟然无法被制止,这是人类的悲剧,更是文明的耻辱。任何理由都不能再为冲突延续辩解,任何借口都不能再为平民被杀戮开脱。我们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呼吁个别安理会成员不要再为此设置障碍。我们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主张巴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最终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和谐共存。

"在当前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各方有推卸和滥用责任的情况出现。不过,中国不仅在变局中保持了足够的战略定力,也显示出了足够的责任担当。"崔洪建认为,这并非易事,因为这需要对国际形势有精准判断,并且会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在种种利益之间的平衡取舍也更有难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时认为,此次外长记者会释放出以下三点核心信号:一是中方强调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都需要寻找到各国利益的交汇点;二是对"高质量发展"概念的强调从内政拓展到了外交,近年来,有国际舆论声称,"一带一路"在海外"哑火",但实际上是"一带一路"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期;三是中国主张用政治方式解决所有冲突的"中式方案",无论是乌克兰危机,还是中东冲突,亦或是南海局势,中方都是一样的态度,即通过政治和对话解决分歧,而非把诉诸武力作为第一选择。

"这显示出,在当下变乱交织、矛盾重重的国际局势中,中国越来越成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参与世界建设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他表示,这也显示出,作为大国,中国外交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在日渐提升。

一个问题直接涉及美国,但中美关系是许多议题"背景板"

在历年两会的外长记者会上,中美关系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今年,彭博社记者在开场第四个问题时抛出了对中美关系的提问。他问道,"自去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中美就共同处理分歧、推进互利合作达成共识。但美方仍持续对华增加贸易和科技限制。中方认为未来一至两年间,这一趋势是否会有所转变?中方将如何应对?"

对此,王毅先是表示,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健康发展轨道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方向。

今日关注
更多